蔡子強 - 伏爾加格勒|潮談

俄烏戰爭陷入膠着,歐美向烏提供主戰坦克,如德國提供「豹2」式,助其反守為攻,引來俄國反彈。上周四,普京在伏爾加格勒發表演說,將這場戰爭與二次大戰相提並論,形容烏為「新納粹主義」,並指俄正受到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威脅。了解歷史者,知道普京選擇此時此地放話,實有含義。

大家對伏爾加格勒這地或感陌生,但其實它就是二戰時鼎鼎大名的史太林格勒,後因改朝換代,跟列寧格勒一樣,皆先後改名,為的是要抹走兩個蘇共領袖色彩,前者因地理上毗鄰伏爾加河,遂改名伏爾加格勒,後者則恢復帝俄年代舊名,喚回聖彼得堡。

史太林格勒之所以聞名,是因當年蘇軍在這裏力抗納粹大軍圍城,不但最後力保不失,更反敗為勝,成了二戰轉捩點,更是二戰中德軍首次被大規模包圍和殲滅,人數多達33萬(包括盟國部隊),另損失近1500輛坦克。

今年是史太林格勒戰役勝利80周年,普京揀此時此地放話,是要在德國坦克進入烏克蘭國土這一刻,重提當年納粹裝甲雄師入侵蘇聯,結果在史太林格勒被重挫的往事,奚落對方,以及振奮己方軍民士氣。

我最愛的戰爭片之一,Enemy at the Gates(港譯《敵對邊緣》),就是以史太林格勒戰役為背景,講述蘇軍傳奇神槍手/狙擊手華西里.扎斯夫(Vasily Zaitsev)的故事。或許此刻普京該把這部片,以及其他講述這場仗的片子,再次在俄國媒體播放。
蔡子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