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狀況與此前預期相比更脆弱,原因包括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廣泛傳播,導致全球各經濟體重新出台限制人員流動措施、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和供應鏈中斷,引發通貨膨脹水平超出預期且波及範圍更廣等因素,若拖累經濟增長的因素在今年下半年逐漸消失,明年全球經濟有望增長3.8%,較此前預測值上調0.2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發達經濟體經濟今年預計將增長3.9%,較此前預測值下調0.6個百分點;明年將增長2.6%,較此前預測值上調0.4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今年預計將增長4.8%,較此前預測值下調0.3個百分點;明年將增長4.7%,較此前預測值上調0.1個百分點。
中國方面,去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消費重新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增長12.5%,內地消費逐步恢復的過程中有四個特點:一是城鄉市場同步恢復,城鎮、鄉村社零額分別增長12.5%和12.1%;二是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長明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1.6倍;三是餐飲等服務消費有序恢復,餐飲收入增長18.6%,已接近疫情前水平;四是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增長12%,佔社零總額比重達24.5%。
個別地區消費恢復較慢
雖然去年中國在克服疫情帶來不利影響上有優異表現,令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但一些地區、一些行業、一些品種消費恢復還比較慢,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仍面臨不少困難,保持消費平穩發展還需加大工作力度,踏入2022年後情況顯得更為迫切,去年上半年報復性消費增長後,下半年消費開支收縮極為明顯,要有效拉動今年經濟增長,北京方面如何有效引發民間的消費動力,將成為關鍵因素。
黃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