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尼作為最早預測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過去幾個月來一直在警告,受油價波動等影響,發達經濟體可能出現嚴重的滯脹性債務危機,可能出現經濟衰退;而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其通脹率持續高企不下,可能將迫使聯儲局繼續加息,這將進一步導改美國經濟衰退,聯儲局理事沃勒日前表示,今年1月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仍處於緊張狀態,消費者支出出乎預料地增長,通脹也尚未緩和,如果經濟數據持續過熱,聯儲局會將利率上調至高於預期的水平。
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的德國,也難逃經濟衰退風險。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德國通脹率在今年2月加速上漲,按年漲幅為9.3%。去年第四季度,德國經濟按季萎縮0.4%,超過了此前估計的0.2%;意大利中央統計局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作為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按年上漲9.2%;另據一份調查顯示,過去1年意大利人的購買力下降了一半以上,七分一的意大利人抱怨工資難抵收支平衡,四分一的人把所有的錢都花在了必需品上,26%的意大利家庭擔心經濟狀況撐不到月底。
對俄制裁措施反噬歐經濟
分析人士指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各國政府都在努力解決由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但到目前為止,人們對經濟快速復甦並不樂觀,不斷上升的成本已經在全球經濟中引發了不穩定的波動,但歐洲追隨美國對俄實施多輪制裁,制裁行動引起的反噬效應令歐洲經濟持續承壓,通脹水平高企,更令歐洲經濟步美國的後塵步入衰退,處境顯得比美國更為惡劣。
為應對通貨膨脹,歐洲央行自去年7月以來已連續5次加息,但歐羅區的通脹率仍遠高於歐洲央行設定的2%目標。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日前表示,短期內歐羅區通脹水平仍將處於高位,歐洲央行預計將在3月再次加息,目前無法斷言未來將加息到甚麼程度。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更直言,整個歐盟無論是民眾或企業仍在艱難時期,而由於俄烏衝突仍在繼續,卻令歐洲經濟前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黃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