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館是一座紅磚西洋建築,古色古香,不敷使用,因此在旁建造一座新館。有人說舊館太漂亮優雅,展出的藝術品,風采都被建築物搶走。新館請來建築師谷口吉生設計,名為「平成知新館」,風格簡約,與舊館相反,卻又相輔相成,就像羅浮宮舊館與貝律銘設計的金字塔新館,擦出火花。
初遇平成知新館有點似曾相識,讓人想起在巴塞隆拿的德國館。原來谷口吉生師承現代主義大師密斯,德國館是密斯的傑作。但谷口吉生並非抄襲,而是靈活運用師傅的理論—少即多、流通和全面空間。
新館結構線條簡潔,館前一泓水,從館內長廊外望,波光粼粼,是流動風景;即使外面秋風瑟瑟,也予人溫暖的感覺。
《三十六歌仙》是指平安時代中期三十六位頂尖的和歌詩人,他們的作品流芳百世,以他們為題材的肖像畫「歌仙繪」隨之普及。其中在鐮倉時代(一一八五年至一三三三年)繪畫的《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被視為日本國寶。捲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被分割成三十六件解體出售,以免國寶流失國外。今年平成元年,三十六件捲軸得以團聚,難怪展覽人山人海。
張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