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土瓜灣第4個以『小區模式』發展的榮光街重建項目於10月或以23.88億批出,其地價於過去的短短約7個月下跌約24%。除此之外,局方公佈其餘6份落選標價,出價介乎15.6億至22.386億,呎價約5599至8035元,中標價較次標僅高出約6%,可見首標及次標價相當接近,反映競爭相當激烈。至於月前的沙田顯和里『蚊型』住宅地皮以7.8638億批出,每方呎樓面地價約8802元,地政總署月前公佈其餘的16份落選標價,有關標價介乎2.64億至7.56575億,每呎樓面地價約2955元至8469元,而中標價較次標僅高出約3.9%,可說險勝而回,雖然地皮細細,但亦反映各大地產商出價時的審慎策略,各方都在入標價上都相對審慎,顯示未來地皮標價將會極具競爭力。」一間大型地產商高層指,市場氣氛淡靜,發展商日前推售新盤的銷情一般,加上二手市場頻現低市價成交,令發展商投標時採取審慎策略。
事實上,現時各大財團的入標價都相當審慎,計算標價時都要份外留意建築費、利息及其他開支等,相信日後未來的標價都極具競爭力,預期投地的入標價將愈趨接近。
張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