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日強 - 半新盤沽貨止賺及蝕讓離場|樓聲隨筆

疫情持續反覆,銀行亦進入加息周期,發展商更暫緩推盤步伐,以致市場未有新盤售價可作參考指標,各區二手市場都表現淡靜,大部份放盤都以減價成交為主導,尤其是半新盤的中價屋苑,一般持貨3至4年(剛滿3年期鬆綁貨)的單位,先後亦錄得賺錢及蝕讓。據市場代理統計數字顯示,有45%成交屬帳面平手或蝕讓離場,至於帳面獲利的比例則有55%。

「據市場代理統計數字顯示,今年6月至11月已知上手成交價的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統計,合共錄8510宗。當中1525宗為業主持貨4年或以下的沽售單位,有45%成交屬帳面平手或蝕讓離場,帳面獲利比例則有55%,平均帳面獲利幅度僅約10%。若扣除交易成本,該批業主有機會虧蝕或僅獲微利,至於持貨5年或以上的業主,有超過90%能獲利離場。數據同時顯示,有91%原業主於二手市場購入單位,之後轉售獲利,較一手購入單位中,86%原業主獲利的比例為高。不過,值得留意是,持貨4年或以下的成交中,二手買入單位並持貨4年或以下,當中有53%業主沽售單位後成功獲利,較一手購入並不足4年而沽售單位,多達60%業主獲利為少,反映早年購買新盤的買家仍有一定的賺幅空間。」一間大型代理行董事指,面對市況持續下滑影響,加上新盤銷情欠佳,部份業主對後市失去信心,故率先沽貨止賺或止蝕離場,其中持貨3至4年的半新盤亦出現沽售行列,分別錄止賺及蝕讓離場。

事實上,受疫情持續反覆,加上港銀行跟隨美國加息之後,整體樓市明顯受壓,不少業主看淡後市,尤其持貨3至4年的鬆綁貨,眼見仍有利潤故紛紛上賺離場,當中亦有蝕讓沽貨的實例。
張日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