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在新冠病毒肺炎爆發期間,沿用了以往「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式,舉全國之力推出各項強力措施,先至將疫情控制住,同時保持經濟未至於出現非常大幅度的下滑。但這些措施並不是沒有成本的。
筆者早在今年3月的專欄中,就曾提到過內地銀保監大力督促銀行重點服務受疫情影響的地區和群體,銀行本身亦豁免了多項疫情相關的捐款轉帳手續費,並對涉及疫情的貸款快速審批、預留專門信貸額等。
不僅如此,近月人行和銀保監甚至定出明確目標,要求銀行業透過降利率、企業延期還款不罰息、減少服務收費等方式,全年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在此背景下,中國銀保監剛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商業銀行錄得淨利潤1萬億元,按年倒退9.4%,金額上的確賺少了約1000億元。
除此之外,近期市場更傳出因應政策要求,銀行業將集體降薪,其中中信銀行被點名要降薪兩成、建行要降薪三成。
事發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以及中信銀行迅速回覆傳媒查詢,均表明目前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但該消息仍然無法讓市場安心。
以史為鑒,每一次危機中國當局似乎都把銀行當作政策工具。
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的「四萬億」刺激措施,主要資金來源均為銀行貸款,其後帶來了大量的超發貨幣、無數的「鬼城」和高企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這些問題直至今日仍未完全解決。
如今,當局再度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指導」銀行的利潤和薪酬水平,難道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北漂見聞——銀行集體「讓利」為那般(一)
其他
更多- 北漂見聞——冬奧引領新一輪滑雪熱(四)2021-01-26
- 北漂見聞——冬奧引領新一輪滑雪熱(三)2021-01-19
- 北漂見聞——冬奧引領新一輪滑雪熱(二)2021-01-12
- 北漂見聞——冬奧引領新一輪滑雪熱(一)2021-01-05
- 北漂見聞——馬拉松疫後重啟的變與不變(五)2020-12-29
- 北漂見聞——馬拉松疫後重啟的變與不變(四)2020-12-22
- 北漂見聞——馬拉松疫後重啟的變與不變(三)2020-12-15
- 北漂見聞——馬拉松疫後重啟的變與不變(二)2020-12-08
- 北漂見聞——馬拉松疫後重啟的變與不變(一)2020-12-01
- 北漂見聞——基層防疫暴露管理能力不足2020-11-24
- 北漂見聞——「雙十一」成科技公司最後狂歡?2020-11-17
- 北漂見聞——提前到來的「雙十一」(二)2020-11-10
- 北漂見聞——提前到來的「雙十一」(一)2020-11-03
- 北漂見聞——內地防疫「中期測試」本周放榜2020-10-27
- 北漂見聞——北京註會考試取消後(四)2020-10-20
- 北漂見聞——北京註會考試取消後(三)2020-10-13
- 北漂見聞——北京註會考試取消後(二)2020-10-06
- 北漂見聞——北京註會考試取消後(一)2020-09-29
- 北漂見聞——國際服貿會與經濟「內循環」(三)2020-09-22
- 北漂見聞——國際服貿會與經濟「內循環」(二)2020-09-15
- 北漂見聞——國際服貿會與經濟「內循環」(一)2020-09-08
- 北漂見聞——中國的「制度優勢」(二)2020-09-01
- 北漂見聞——中國的「制度優勢」(一)2020-08-25
- 北漂見聞——銀行集體「讓利」為那般(二)2020-08-18
- 北漂見聞——銀行集體「讓利」為那般(一)2020-08-11
- 北漂見聞——防疫「三級」應變下的變與不變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