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中下旬全國各地陸續爆發第四波新冠疫情以來,各地方政府陸續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全民病毒檢測。
綜合各地傳媒報道,本輪疫情爆發至今,內蒙古的額濟納旗已進行了九輪全民檢測,黑龍江哈爾濱市則進行了四次檢測,遼寧省大連市亦進行了三次檢測。另外,省會城市如鄭州、成都、武漢等地亦陸續發佈檢測通知。一旦發生感染病例,立即展開全民檢測已成為各地篩查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手段。
這種防疫方式已上升到國家層面。國務院日前發佈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强化當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的通知》,強調檢測的重要性,並對檢測的合理佈局及服務質量提出要求。
國家衞健委專家在一場記者會上更明確指出,一旦發生疫情,要求人口規模500萬以下的城市在兩天內完成全民檢測;人口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要在三天以內完成全民檢測。
全民檢測的科學性有幾高,筆者無從判斷,但每一次數以百萬人計的檢測規模,就需要有相應的工作人員、場地、檢測設備、運輸等後勤保障,相信其代價就一定不會低。長此以往,各地政府是否能夠負擔這一筆開支?
當然,龐大的檢測規模背後亦誕生了一條新的產業鏈。有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有近3700間生產檢測試劑的企業,其中每月新增數量多達幾十間,2021年新增逾200間。另外,國內有逾800間獨立醫療機構能夠對檢測樣本進行分析並發出結果報告。且不論全民檢測的效果及成本,就「市場」需求而言,就難免讓人對其背後巨大的商業利益浮想聯篇。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北漂見聞——疫情第四波來襲的迷思(四)
其他
更多- 朱小新 - 「漸進式加碼」下的「捉智雙雄」|北漂見聞2022-05-11
- 朱小新 - 北京新一波防疫「漸進式加碼」|北漂見聞2022-05-03
- 朱小新 - 防疫措施反讓百姓「水深火熱」|北漂見聞2022-04-26
- 朱小新 - 「清零」與「共存」之爭下的經濟民生|北漂見聞2022-04-19
- 朱小新 - 檢疫生活新體驗(三)|北漂見聞2022-04-12
- 朱小新 - 檢疫生活新體驗(二)|北漂見聞2022-04-06
- 朱小新 - 檢疫生活新體驗(一)|北漂見聞2022-03-29
- 朱小新 - 「足」時發酵的土坑酸菜 (一)|北漂見聞2022-03-22
- 朱小新 - Omicron下持續「清零」|北漂見聞2022-03-15
- 朱小新 - 俄烏局勢輿論眾生相|北漂見聞2022-03-08
- 北漂見聞|冬奧進行時(四) - 朱小新2022-03-01
- 北漂見聞|冬奧進行時(三) - 朱小新2022-02-22
- 北漂見聞|冬奧進行時(二) - 朱小新2022-02-15
- 北漂見聞|冬奧進行時(一) - 朱小新2022-02-08
- 北漂見聞|冬奧倒計時(三) - 朱小新2022-01-25
- 北漂見聞|冬奧倒計時(二)2022-01-18
- 北漂見聞|冬奧倒計時(一)2022-01-11
- 北漂見聞|關於核酸檢測那些事(二)2022-01-04
- 北漂見聞——關於核酸檢測那些事(一)2021-12-28
- 北漂見聞——非必要不出京,但不一刀切2021-12-21
- 北漂見聞——A股上市公司獨董離職潮(二)2021-12-14
- 北漂見聞——A股上市公司獨董離職潮(一)2021-12-07
- 北漂見聞——京深防疫大比併2021-11-30
- 北漂見聞——環京通勤人員數據庫2021-11-23
- 北漂見聞——疫情第四波來襲的迷思(四)2021-11-16
- 北漂見聞——疫情第四波來襲的迷思(三)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