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耐人尋味的是,今年兩會期間北京非但見不到藍天,更日日都是霧霾天,甚至一度出現空氣污染指數爆錶的情況。上周五(10日)中央氣象台發佈沙塵暴預警,呼籲市民做好個人防護,減少外出。
「兩會藍」去了哪裏?根據專家分析稱,自農曆新年後新冠疫情漸趨穩定,眼下正是各行各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務求追返「失去的3年」的時節,鋼鐵、水泥等行業活動快速上升,貨車交通流量及工程機械開工時長等指標均處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導致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污染排放處於高位。言下之意,今年政府並沒有因為兩會而讓工廠停工,可見經濟復甦的迫切性已非常高,為此甚至已顧不上粉飾太平。
內地官方公佈的2022年GDP增長為3%,不僅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二低(最低為2020年的2.3%),也是近幾十年來首次低於全球平均增速,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面對的壓力不言而喻。日前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23年的增長目標設在5%左右,這在當下全球通脹肆虐、加息持續、衰退風險上升,國內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居民消費意願不高的環境下,並不容易實現。從這個角度去看,工業生產一刻都不敢懈怠也就不難理解了。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