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研究近日接連出現突破,市場憧憬經濟復甦步伐加速,資金「棄新取舊」,新經濟股連番捱沽,舊經濟股反撲。然而「宅經濟」壯大已不可逆轉,科網股增長動力仍強勁,近期調整反造就買貨機會,惟行內基本面不一,應審慎篩選,當中科網龍頭騰訊(700)已屆分段收集時機,而受惠5G換機潮的手機股,亦值得候低吸納。
近日新冠疫苗研發頻頻報捷,美國製藥大廠輝瑞(Pfizer)及生物科技公司莫德納(Moderna)先後宣佈,研發中的疫苗臨牀測試防護力達95%,市場預期疫苗快將正式登場,疫情有望終結,各地經濟活動將回復正常。於樂觀情緒帶動下,資金重投舊經濟股懷抱,杜指直逼三萬點大關,反映科技股表現的納指則受制於11900點。
港股同樣上演「棄新取舊」戲碼,舊經濟板塊包括航空、地產、零售和金融股均獲資金追捧,新經濟股則遭拋售,五大行業龍頭「ATMXJ」阿里(9988)、騰訊、美團(3690)、小米(1810)及京東(9618)全遇沽壓;當中因螞蟻集團未能如期上市,面對政策風險的阿里傷勢尤重,過去一個月累瀉近16%。
不過網上辦公、購物、遊戲及教育等已成新趨勢,如滙控(005)給予香港員工更多在家工作的靈活性,網上服務需求料有增無減,新經濟股長遠前景依然正面,故近期顯著調整反是買貨良機。大市方面,市場擔心新冠疫情爆發第四波,港股上周五失去方向,恒指升94點,收報26451點,全周僅進帳294點。
新經濟股仍受惠結構轉型
施羅德投資管理(上海)股票基金經理張曉冬表示,該行認為目前新舊經濟股估值差距不會在短時間內顯著收窄;展望明年,新經濟股仍將受惠經濟結構轉型、政策引導等因素,因而有較佳基本面表現。張曉冬指,持續看好科技產業中的訊息安全、網絡安全、雲計算等相關個股;雖然與國際科技巨頭競爭仍然激烈,而且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在地緣政治風險逐步釋放下,整體行業長期展望仍然良好。
對於近日由高位回吐的ATMXJ,勤豐證券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連敬涵強調要個別去睇,認為最不值博是美團和京東,因現時沽壓未消,說從高位回落見底仍言之尚早,建議調整深一點,如美團跌至50天線約268元,京東跌回300至310元才考慮買入。至於小米,連敬涵指,短期缺乏催化劑,預期將於區間上落,於50天線約22元有支持,升至25元現阻力。
由於累積升幅不及美團多,而且估值相對低,因此連敬涵認為騰訊和阿里經調整後已屆吸納時,騰訊於590元樓下可開始買入,不妨每跌5元分注收集;阿里也可分注買,因沽壓已減輕,於250元開始有支持,雖然技術上表現仍差,主因是旗下螞蟻未能上市,但反而造就低吸機會。
安里證券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康指出,今年出現幾次資金流出新經濟股,轉而流入舊經濟股情況,以往原因是單以估值去看,市場認為新經濟股估值過高,但隨後再飆升。可是黃偉康認為今次有所不同,因為至今已有兩至三間公司表示將推出新冠疫苗,估計到明年第二季可普及接種,經濟活動復甦步伐會於明年首季尾至第二季加快,屆時封城情況將逐步放寬,而市場對此憧憬會早三至六個月,因此相信今次換馬會持續較長時間。
儘管科網龍頭近日顯著調整,但黃偉康提醒,以騰訊為例,現時估值比年初貴,而且股價回吐後仍是兩個月前高位,假如在今年四月買入,目前還有頗大獲利空間;再者臨近年尾,基金可能趁機套現鎖定利潤,投資者應小心一點,現時不建議「衝入去」買貨。
此外,黃偉康指出,過往資金換馬,多是由新經濟股轉去內銀股,但今次很全面,航運、金屬、石油及本港地產股都起動,加上科網股估值偏高,所以宜過了年結才部署吸納新經濟股。他補充,除了內地的反壟斷條例,美國可能加強監管中概股,甚至要求除牌,這變數亦會影響新經濟股表現。
若然已持有科網股,黃偉康認為可睇位減磅,再以騰訊為例,今年3月曾低見325元,近日升至633元,升幅近一倍,以現價約582元計,再調整一成並不誇張,因9月曾試500元,故回吐至530元樓下可考慮減持。
二三線科網股方面,黃偉康指,部份遊戲和軟件股走勢較落後,例如中手游(302)8月底出現高位,但之後無再上過該水平,近日見有資金流入,不妨留意。另外,黃偉康更看好手機相關股份,包括手機設備股和小米,並預料升勢可持續兩至三季,因能受惠5G手機換機潮,當中小米抗跌力較其他大型科網股為佳。
手機設備股升勢料持續
至於手機設備股,他強調從事光學業務的公司較主力聲學業務的企業值博,原因是現時推出的5G手機多配備多個鏡頭,而聲學配件如藍芽每部手機裝置一個便可,需求不及鏡頭大,所以舜宇(2382)較瑞聲(2018)具投資價值。此外,丘鈦(1478)和高偉(1415)也值得吼實,同樣涉足鏡頭業務,故獲資金追捧,增長力度也較強。
連敬涵亦認為,舜宇是手機設備股首選,因表現強勢,若回吐至155元可買入,瑞聲則不建議沾手,因為表現太弱,買入後或「悶死」,不如等再有資金追捧才考慮。至於二三線新經濟股,他推薦移卡(9923),雖然相比年中低位累升幾倍,但從高位回落後調整很長時間,近日更呈圓底格局,技術上明確好轉,可視為科網板塊中的黑馬。
財金解碼 本報記者
財金解碼——騰訊手機股趁回吐收集 新經濟暫息旗鼓
其他
更多- 財金解碼——恒大物業狂飆26% 多隻個股升逾一成 物管股洗頹風再獲關注2021-01-19
- 財金解碼——貝萊德︰部署相關基金產品 中國撐內需政策料持續2021-01-18
- 財金解碼——國務院促增煤電氣 資金趁機獲利回吐 中美加持 新能源股分注吸2021-01-15
- 財金解碼——利率上升 龍頭平保續強勢 債息穩健 大行看好內險股2021-01-14
- 財金解碼——騰訊阿里 逃出制裁 拜登暫緩封殺 中資科網股可吼2021-01-12
- 財金解碼——疫情衝擊未解除 摩根看好高息股債2021-01-11
- 財金解碼——拜登政府上台 加碼綠能發展 經濟復甦原料有市 資源股吼位吸2021-01-08
- 財金解碼——谷內需再發功 充電配套改善 汽車下鄉 新能源車股逢回吸2021-01-07
- 財金解碼——監管加強國策減稅 乳品股擇優吸 內地消費復甦 市場氣氛看好2021-01-06
- 財金解碼——三星月中新機 蘋果傳推摺機 手機設備股熱炒逢回收集2021-01-05
- 財金解碼——大健康產業藍海 醫保養生一體化 網醫股前景俏入場尋寶2020-12-31
- 財金解碼——帶動遠端工作 疫情需求大增 軟件股熱炒 伺機走番轉2020-12-30
- 財金解碼——經濟復甦勢佳 銀行收益看俏 傳國策促融資 內銀股吼位買2020-12-29
- 財金解碼——大行看好亞太股債明年表現 滙豐︰「十四五」推動亞洲增長2020-12-28
- 財金解碼——中央力撐新能源 光伏風能 炒至明年2020-12-28
- 財金解碼——谷消費國策 重獲資金垂青 物管股受益內須擇優買入2020-12-24
- 財金解碼——體品股受惠復甦 逢回分注吸 內需前景俏 資金追貨2020-12-23
- 財金解碼——降價幅度溫和 版塊齊齊反彈 醫保談判正面 生科股擇優吸2020-12-22
- 財金解碼——需求側改革谷消費 網醫•體育•汽車板塊逢抵撈2020-12-21
- 財金解碼——食品餐飲股可留意2020-12-21
- 財金解碼——自給自足保經濟發展 宏利:基金組合可偏重中國2020-12-21
- 財金解碼——內地市場增速穩健 海外業務表現強勁 增長前景雄厚 手遊股逢回吸納2020-12-18
- 財金解碼——政策趨明朗 疫後消費回穩 內地需求回升 教育股擇優吸2020-12-17
- 財金解碼——內地消費升級 改善可支配收入 受惠國策擴內需 飲品股逢回吸2020-12-16
- 財金解碼——樓價持續漲 復甦需求穩 調整近尾聲 內房股吼位入2020-12-15
- 財金解碼——吸騰訊京東 明年等慶功 聖誕鐘唔使買滙豐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