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市民於八月五日發動全港「三罷」不合作運動,在全港多處阻塞路面和妨礙公共交通工具運作,癱瘓全港交通。示威者更在「七區集會」,在多區衝擊警局,令社會出現混亂和影響市民生活。翌日,幾名自稱來自運動不同崗位的年輕示威者,舉行「民間記者會」,號稱要「集合未被主流媒體報道的聲音」,「讓市民得知事實真相」。
但戴上頭盔和以口罩遮臉的幾位年輕人,在被問及「是否想過示威和罷工會影響到其他市民」、「有否覺得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和「衝擊是否想造成『玉石俱焚』」時,幾人稱每個人對行動中的行為有不同理解,還稱「七區集會」是和平抗爭活動,衝擊行為是部份人選擇,他們無法評論,但「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筆者認為,由於現時香港的年輕人,與上一代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思考問題時可能僅考慮如何令政府回應訴求,不會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和社會的影響。同時,這批年輕人以非贏即輸的「零和思想」處理問題,為了要贏不惜一切。
另一個例子更可反映年輕人為爭取訴求而不惜一切,日前《城市論壇》有一位學生在台下發言時說,「年輕人是不會care(關心)經濟差,抗爭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讓香港經濟變差,因為只有經濟變差,令到政府收入有損失,政府才有動力回應我們所爭取的訴求。」主持人馬上問:「那你怎樣去爭取大部份人支持呢?」那位發言的年輕人回答稱,「要堅持我們提出的訴求,總是會得罪一些人,那只有犧牲他們了,我們也有犧牲啦!」他更說,「即使犧牲多少、死了多少人,或是經濟差都好,我們是不會放棄的。」
雖然年輕人是為香港的明天爭取訴求,但是其他人的權利和生計亦值得關注,難道這就是年輕人口中的公義?要知道,許多基層市民的生活艱苦,隨時「手停口停」,為養家糊口而終日奔波。
由於政府現時仍未回應民間訴求,許多行業和中小企因近期社會動盪而生意受損,無辜成為犧牲品。年輕人是時候想一想,當香港的經濟一旦垮了,全民皆輸,何來贏家?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經濟不穩全民「攬炒」
其他
更多- 恒聲集——綠色金融機不可失2019-12-13
- 恒聲集——善用灣區醫療利己利港2019-12-10
- 恒聲集——零工經濟利應對困境2019-12-06
- 恒聲集——法案暴露美國亂港圖謀2019-12-03
- 恒聲集——大選難解英國脫歐折騰2019-11-29
- 恒聲集——打壓華為反苦了蘋果2019-11-26
- 恒聲集——AI安老 大有可為2019-11-22
- 恒聲集——民族特產商機無限2019-11-19
- 恒聲集——特朗普為何頻出口術?2019-11-15
- 恒聲集——大灣新政助港融合2019-11-12
- 恒聲集——美企積極參與「進博會」2019-11-08
- 恒聲集——中國發展夜市擴內需2019-11-05
- 恒聲集——搵快錢不如自我增值2019-11-01
- 恒聲集——綠色經濟潛力無窮2019-10-29
- 恒聲集——脫歐鬧劇令英人厭倦2019-10-25
- 恒聲集——中美貿談仍存暗湧2019-10-22
- 恒聲集——支援中小企刻不容緩2019-10-18
- 恒聲集——商業創新要迎合需求2019-10-15
- 恒聲集——中小企恐現倒閉潮2019-10-11
- 恒聲集——旅遊業應尋新出路2019-10-08
- 恒聲集——美欲以郵政收費制華2019-10-04
- 恒聲集——年輕人應北望神州2019-10-01
- 恒聲集——挽救經濟須先平亂2019-09-27
- 恒聲集——特朗普圖購島博出位2019-09-24
- 恒聲集——體育產業前景可期2019-09-20
- 恒聲集——脫歐鬧劇落幕無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