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亦正面對03年「沙士」及08年環球金融海嘯以來最為嚴峻困境。最近公佈的本港2月零售業銷貨額急跌44%,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3月採購經理指數(PMI)僅34.9,處於近22年以來低位。同時本地失業率升至3.7%,而在港府因應疫情推出限制食肆和4人以上公眾聚會,以及酒吧停業14日等措施後,預料未來失業率會進一步攀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指出,政府正研究包括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在內的不同措施,以支援陷入困境的行業和僱員,並呼籲大發展商積極回應社會對減租的強烈要求,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不過筆者認為,今次出現的全球經濟危機,與之前幾次經濟危機有本質上的差別,而且現時難以預計疫情何時結束,因此港府為本地企業提供支援時,要跳出既有理財思維框框,須更快速和及時為企業紓困,共渡時艱。
須摒棄固有思維應對
須知道,中小企是香港經濟命脈,佔本地企業數目超過98%,合共僱用人數佔全港就業人數約45%,而且涉及無數基層家庭,故要拯救本地經濟,首要先拯救中小企。政府除了通過第一、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外,還應聚焦個別受嚴重影響的行業,為他們提供資金或稅務支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早前曾指出,今次疫情屬另類危機,一般貨幣政策作用有限,現時應暫時忽略財赤,向受疫情影響的人提供大量資金,即「直升機派錢」。港府亦可參考類似做法,向中小企「揼水」,減輕中小企面對資金鏈斷裂的壓力。
除了呼籲發展商主動減租外,政府亦可以考慮向願意減租的發展商,提供如稅務寬減等誘因,增加發展商減租意欲。同時,政府亦可研究參考外國政府援助方法,例如支付一定比例薪酬,以換取僱主不炒人、推出失業援助金、暫代商戶繳交部份租金和容許僱主暫停強積金供款等,幫助市民及企業渡過困難時期。
雖然上述援助措施在港並無先例,惟在百年一遇的病毒大流行特殊時期,就要採取與以往不同的非常手段應對。否則,當企業倒閉潮湧現,中小企元氣大傷,屆時再多援助措施亦於事無補。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救經濟先救中小企
其他
更多-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
- 恒聲集——RCEP有利疫後經濟復甦2020-11-17
- 恒聲集——立會暢通應做實事2020-11-13
- 恒聲集——中美關係不會一夜回暖2020-11-10
- 恒聲集——「十四五」助港融合發展2020-11-06
- 恒聲集——融入「內循環」尋商機2020-11-03
- 恒聲集——感染風險App助防疫2020-10-30
- 恒聲集——深圳公測數碼貨幣有法2020-10-27
- 恒聲集——中國進出口獨領風騷2020-10-23
- 恒聲集——與星建「旅遊氣泡」具意義2020-10-20
- 恒聲集——灣區應設港人學校2020-10-16
- 恒聲集——優化酒店設計利防疫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