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為首的部份西方國家,在特區政府實施《港區國安法》後,揚言會對香港實施包括金融層面的制裁措施,其中英國、澳洲及日本等地先後宣稱,將會放寬港人移民政策,吸引港人移居。一連串事件導致傳言四起,有傳香港正面臨大規模走資潮,又有傳東京、新加坡、韓國和台灣,正計劃吸引大批香港金融業人才,藉機取代香港成為新亞洲國際金融中心。惟無論是從社會國際化程度、市場規模及區域優勢等方面來看,香港都具有其他海外城市難以比擬的獨特優勢,金融中心地位不易被取代。
據《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吸引香港金融人才的方案,包括提供快速工作簽證及免費寫字樓等,除了招攬人才,亦想吸引在港的基金公司遷往東京,使東京發展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同時亦有傳言指,部份以香港作為基地的外國對沖基金,正考慮將業務轉移至新加坡或其他亞洲地區。這類傳言的目的,都是企圖製造「國安法」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產生負面影響。
一個城市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交易中心,是經過自由市場長時間選擇的結果,並非利用短期政策及移民優惠便可一蹴即就,其中台灣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在九十年代初,台灣政府便有意將台北打造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可是由於國際化程度不夠、外匯流通性不高及市場缺乏吸引力,加上長期存在政治爭拗,以至空喊口號近三十年,依然寸步難行。
日本則面對社會國際化程度低、長期負利率及交易稅高等長期問題困擾,以至難以吸引國際投資者。至於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新加坡,又因市場低流動性、低市值及監管醜聞等問題困擾,引發上市公司退市潮。早前MSCI棄星交所轉與港交所合作,推出MSCI指數期貨合約,反映國際投資者看好香港金融業未來發展。
與東京、新加坡和台北比較,香港背靠中國內地的地理優勢,可能才是國際投資者更看好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港金融地位不易動搖
其他
更多- 恒聲集——內地農曆新年加強防疫2021-01-26
- 恒聲集——投資股市防資產縮水2021-01-22
- 恒聲集——港島南工廈活化「歎慢板」2021-01-19
-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
- 恒聲集——RCEP有利疫後經濟復甦2020-11-17
- 恒聲集——立會暢通應做實事2020-11-13
- 恒聲集——中美關係不會一夜回暖2020-11-10
- 恒聲集——「十四五」助港融合發展2020-11-06
- 恒聲集——融入「內循環」尋商機2020-11-03
- 恒聲集——感染風險App助防疫2020-10-30
- 恒聲集——深圳公測數碼貨幣有法2020-10-27
- 恒聲集——中國進出口獨領風騷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