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之前,可能沒有人會想像得到,一場新冠疫情會對全球民眾生活習慣、衛生觀念及工作模式造成如此巨大改變,特別是在全球多國實施嚴格的社交隔離防疫措施後,不但人與人之間接觸大幅減少,「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WFH)模式也成為全球新興工作文化,似有取代傳統寫字樓辦公模式趨勢。
在全球社交隔離情況下,不少國家的政府機構及企業都採用「在家工作」。據哈佛大學和紐約大學調查顯示,僅在北美、歐洲及中東,便有至少超過三百萬名僱員曾被要求在家工作,科技巨企如facebook和Google等,更有意允許部份員工在疫情完結後繼續可以在家工作。
本港大學研究也顯示,約八成香港企業傾向於疫情結束後,仍維持一定程度家居遙距工作。重要的是,疫情導致許多「打工仔」工作心態發生變化,有約七成本港受訪僱員表示,希望未來「在家工作」模式可以變成常態化,還有逾八成人希望在疫情結束後,仍能每周有最少一日在家工作。
任何新興事物的出現,都會對傳統事物造成衝擊。從目前情況來看,「在家工作」帶來的衝擊,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傳統寫字樓需求大幅下降,以香港為例,疫情期間寫字樓整體空置率持續上升,中環、銅鑼灣等地區甲級寫字樓租金拾級而下;第二,對網絡和視像會議需求大增,企業需要在這方面須投入更多資源;第三,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辦公室空間使用方式,以至流動辦公室和共享辦公室在疫情期間迅速發展,例如本港有酒店推出「酒店辦公室」服務,將工作和居住空間變成一體。
疫情加速WFH普及
隨著近年零工經濟及斜槓族興起時,「在家工作」的辦公模式已引起廣泛討論,新冠疫情只不過是加速這種新模式在全球普及。面對轉變,商廈業主及發展商等亦要作出相應轉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舉例來說,商廈業主可為寫字樓加入更大商業中心、接待處等,以及提供更多視像會議室和方便視像會議的設施,並且強化商廈網絡信號,以滿足租戶需要。在任何時代,新生事物的出現及社會的發展,都會促使傳統觀念和模式作出轉變,其中既有衝擊亦有機遇,要懂得適應轉變,學習新事物才是成功之道。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在家工作將成常態
其他
更多- 恒聲集——內地農曆新年加強防疫2021-01-26
- 恒聲集——投資股市防資產縮水2021-01-22
- 恒聲集——港島南工廈活化「歎慢板」2021-01-19
-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
- 恒聲集——RCEP有利疫後經濟復甦2020-11-17
- 恒聲集——立會暢通應做實事2020-11-13
- 恒聲集——中美關係不會一夜回暖2020-11-10
- 恒聲集——「十四五」助港融合發展2020-11-06
- 恒聲集——融入「內循環」尋商機2020-11-03
- 恒聲集——感染風險App助防疫2020-10-30
- 恒聲集——深圳公測數碼貨幣有法2020-10-27
- 恒聲集——中國進出口獨領風騷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