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於本周三在前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講話。其中有關利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三地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增強港澳青少年對祖國向心力的講話內容,引發外界關注。
近年青少年問題已經成為香港社會其中一個深層次矛盾,究其原因,除了經濟方面因素外,更多的是香港教育方面出現問題,令香港年輕一代拒絕學習和了解內地成功的發展經驗,形成「反共拒中」的對抗意識,窒礙本港社會發展。筆者認為,若能藉著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機會,在大灣區內建設更多的港人寄宿學校,特別是能提供「一條龍」升學服務的中小學校,便能從小培養香港年輕一代的愛國情懷,增加對國家的向心力。
隨著港人在內地工作、置業和長期居住人數不斷增加,在大灣區發展規劃提出前,已有不少香港家庭希望,能在廣東省設立更多使用香港教材的港人子女寄宿學校,以解決港人子女跨境上學問題。
此舉有幾點好處,第一,是可以使子女從小就多些了解傳統中國文化,認識內地社會的真實情況,增加他們的國家和民族意識;第二,可以延續和維持香港教育制度和質素,方便港人子女日後選擇回港升學;第三,避免年輕一代受複雜而且紛亂的香港社會和政治環境影響,有利他們的健康成長。
事實上,鼓勵更多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和生活,對香港社會的長期穩定及青少年成長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值得特區政府和內地有關方面研究考慮。中國教育部九月時便公佈,將支持港澳子弟學校為港澳學生提供十二年制的教學安排,為港澳學生留在內地升學提供便利。
特區政府亦可考慮從全港逾千所中小學中調撥部份資源,於大灣區內先行設立幾間全面使用香港教材、教師,以及與香港課程無縫對接的試點學校,為日後建立更方便有效的升學銜接制度打下基礎。
須知道,大灣區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鼓勵青少年到內地學習和生活,既能使他們早些了解大灣區經濟發展的趨勢,為未來發展搶佔先機,亦能為香港培養更多熟悉內地市場的人才,對未來經濟及社會發展有利。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灣區應設港人學校
其他
更多- 恒聲集——內地農曆新年加強防疫2021-01-26
- 恒聲集——投資股市防資產縮水2021-01-22
- 恒聲集——港島南工廈活化「歎慢板」2021-01-19
-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
- 恒聲集——RCEP有利疫後經濟復甦2020-11-17
- 恒聲集——立會暢通應做實事2020-11-13
- 恒聲集——中美關係不會一夜回暖2020-11-10
- 恒聲集——「十四五」助港融合發展2020-11-06
- 恒聲集——融入「內循環」尋商機2020-11-03
- 恒聲集——感染風險App助防疫2020-10-30
- 恒聲集——深圳公測數碼貨幣有法2020-10-27
- 恒聲集——中國進出口獨領風騷20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