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自古以來,小康與大同社會都是中華民族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在甘肅和貴州最後兩個貧困縣成功脫貧後,官方傳媒隨即爭相報道,內地全部832個貧困縣都已經「摘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提前十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讓國家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所有貧困縣成功「摘帽」
這項成就值得大書特書,既為全球減貧工作作出重大貢獻,其脫貧經驗亦可成為國際參考範例,對於目前仍有不少人口過着極度貧困生活的國家來說,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鏡。然而在新冠疫情衝擊世界經濟,以及全球政治不穩定風險上升之際,如何避免已經脫貧的人口,再次因經濟衰退等原因重返貧困,並且維持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向上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政府施政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事實上,中央在回應貧困縣全部「摘帽」時,也顯得較為謹慎和務實。國務院扶貧辦指出,所有已經「摘帽」的貧困縣,均需完成後續驗證程序,才能正式宣佈成功脫貧。因為若按照聯合國所定,每天人均收入低於2美元的貧窮線門檻來衡量,目前內地的脫貧標準,相當於人均收入約2.2美元,只是略高於聯合國設立的標準。因此中央清楚意識到現在還不是自滿的時候,未來還須制定後續配套政策,不僅要鞏固脫貧方面取得的成果,長遠來說仍需要建立防止民眾重返貧困機制,以及研究解決各個省份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以今次最後宣佈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貴州省為例,許多貧困人口都散居在「地無三里平」的山區,精準扶貧政策雖能為他們提供適時幫助,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加上長期依靠財政補助金來扶貧,會令整個社會保障體系財政壓力愈來愈大。因此通過擴大如修建公路和鐵路等基建,打通貧困縣與外界聯繫,或者利用發達通訊科技及相關平台,宣傳當地特色農產品,增加當地民眾收入渠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地理因素及自然條件欠佳,而出現的貧困問題。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
其他
更多-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
- 恒聲集——RCEP有利疫後經濟復甦2020-11-17
- 恒聲集——立會暢通應做實事2020-11-13
- 恒聲集——中美關係不會一夜回暖2020-11-10
- 恒聲集——「十四五」助港融合發展2020-11-06
- 恒聲集——融入「內循環」尋商機2020-11-03
- 恒聲集——感染風險App助防疫2020-10-30
- 恒聲集——深圳公測數碼貨幣有法2020-10-27
- 恒聲集——中國進出口獨領風騷2020-10-23
- 恒聲集——與星建「旅遊氣泡」具意義2020-10-20
- 恒聲集——灣區應設港人學校2020-10-16
- 恒聲集——優化酒店設計利防疫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