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地有一部熱播電視劇《青春創世紀》,以電子商務產業創業為主線,引起不少觀眾對「直播」作為一個行業的討論。日前內地的《咬文嚼字》編輯部,亦將「直播帶貨」這個詞,列為二○二○年的十大流行語。
作為內地新興電商銷售模式,直播發展歷史不長,二○一九年才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全年總規模達四千三百三十八億元人民幣。在疫情肆虐的今年上半年,全國直播電商超過一千萬場,活躍主播數超過四十萬,觀看人次超過五百億。換言之,平均每日有五萬多場電商直播,日均觀看人數超過二億六千萬。
筆者認為,電商直播能夠迅速火紅有其原因:一是實時互動感,透過屏幕觀眾面前彷彿有真人展示商品訊息,分享自己的使用感,買家對產品疑問能馬上得到主播回答,此種具備實體購物優勢的網上模式,帶給觀眾全新的沉浸式體驗。根據CNNIC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內地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五億六千萬,較二○一八年年底增長一億六千三百萬,佔網民總數百分之六十二。
二是搶購的緊張感,直播類似我們熟悉的電視購物,但不同之處是有一個較短的定時限制,直播間會提前預告每日優惠商品開售時間表,時間一到就要「拼手速」搶購。曾有知名主播請明星到自己的直播間推廣即將上映的電影,六秒之內就賣出二十五萬張電影票。
三是明星的附加值,在人氣可以變現的今日,不少流量大的直播間,已成為藝人宣傳平台,直播間亦樂見明星作客,吸引他們的追隨者觀看直播,成為潛在客戶,達到互利互惠的宣傳效果。
四是商品的豐富性,「人人皆網紅,萬物可直播」是大家對直播經濟的形容。直播購物的商品種類琳瑯滿目,從常見的傳統網售商品,到以往網購中較少人選擇購買的高檔奢侈品,再到以往從未想過可以透過網上購入的汽車,以至千萬房產,直播世界選擇進入多元化,讓人流連忘返。
對港人來說,這種購物或銷售模式或許很陌生,但直播經濟的飛速增長不容忽視,香港應該正視及把握直播經濟機遇。內地的直播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開始浮現各種問題,包括假貨、虛假廣告、售後責任不清等,香港可以引以為鑑,加強市場監管、規範秩序,如能建立起一個有保障、貨真價實的平台,相信定能從直播經濟中分一杯羹。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
其他
更多- 恒聲集——落實《預算案》須雷厲風行2021-02-26
- 恒聲集——全球風險評估 還看疫苗分配2021-02-23
- 恒聲集——支援中小企好過派錢2021-02-19
- 恒聲集——專業批發市場可挽救失業率2021-02-16
- 恒聲集——GME事件引人反思2021-02-09
- 恒聲集——螞蟻整改揭監管方向2021-02-05
- 恒聲集——中美關係進緩衝期2021-02-02
- 恒聲集——提高智能家居審批效率2021-01-29
- 恒聲集——內地農曆新年加強防疫2021-01-26
- 恒聲集——投資股市防資產縮水2021-01-22
- 恒聲集——港島南工廈活化「歎慢板」2021-01-19
-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
- 恒聲集——過渡房屋勿臨渴掘井2020-12-22
- 恒聲集——直播經濟機不可失2020-12-18
- 恒聲集——美股高企難阻資金東移2020-12-15
- 恒聲集——「購物天堂」優勢仍存?2020-12-11
- 恒聲集——美加強審計令港獲益2020-12-08
- 恒聲集——全球產業鏈靠中國支撐2020-12-04
- 恒聲集——內地脫貧仍須努力2020-12-01
- 恒聲集——「躍動港島南」須掃平障礙2020-11-27
- 恒聲集——疫情衝擊美零售旺季2020-11-24
- 恒聲集——特朗普已盡失民心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