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周三公佈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綜觀整份報告,筆者作為商界一員,整體感到滿意,但在實際落實及成本效益方面,尚有可商榷之處。
首先,在支持企業方面,政府除了維持以往寬減利得稅及非住宅物業差餉、寬免商業登記費等措施外,對中小企支援尤其大力着墨。例如百分百擔保企業低息貸款的申請期限延長至今年底,提高貸款額上限至六百萬元,延長還款期至八年,並增加「還息不還本」期至十八個月。這與業界在諮詢階段向政府提出的針對中小企低息貸款建議相符合,相信能夠幫助不少中小企渡過難關。在此基礎之上,筆者認為,考慮疫情何時結束仍是未知之數,去年五月推出「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亦應該一同順延至今年底。
其次,在疫後經濟恢復方面,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可惠及約七百二十萬人的每人五千元的電子消費券。電子消費券能夠確保資金流向本地消費市場,對重振經濟有正面效果,但如何控制行政費用,保證不慣使用電子產品的市民同樣方便使用,是政府需要克服的難題。
此外,財政司司長在「數碼經濟」方面亦有不少推動措施,當中亦提及創科產品在疫情下的發展。疫情帶動「無觸式」按鈕面板電梯、智能家居的需求,政府應該優先採用智能化電子設備,而在對智能家居審批方面,相關部門不可因循守舊,以智能馬桶的安裝為例,機電署、水務署、屋宇署之間應該加強配合,簡化審批,推動創意科技發展。
在善用土地方面,《預算案》繼續認可工廈重建及活化的重要性。而財政司提及在本季推出以「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的先導計劃,鼓勵工廈重建,此點回應特首在《施政報告》中的承諾。筆者期望計劃能夠提供足夠誘因,並進一步將「活化」項目亦納入其中,促使更多工廈業主申請,讓更多熟地資源得以善用。目前疫情期間,各項審批會議暫緩,一般補地價、大廈維修等的申請亦拖慢進度,相關部門應該提高效率。
本次《預算案》基本上正面回應商界在各階段諮詢中提出的各項建議及意見,而政府需要進一步落實政策,以求切實幫助到有需要者。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落實《預算案》須雷厲風行
其他
更多- 恒聲集——智能化推動電子業興旺2021-04-09
- 恒聲集——發展新市場非零和遊戲2021-03-30
- 恒聲集——從貨運熱潮看中歐班列2021-03-26
- 恒聲集——量化寬鬆不如精準滴灌2021-03-23
- 恒聲集——人才成科技戰核心2021-03-19
- 恒聲集——港應加速融入內地創科發展2021-03-16
- 恒聲集——經濟不再純粹追求數字2021-03-12
- 恒聲集——啟德商業地改住宅符合趨勢2021-03-09
- 恒聲集——股市推動經濟復甦2021-03-05
- 恒聲集——股票印花稅有其合理性2021-03-02
- 恒聲集——落實《預算案》須雷厲風行2021-02-26
- 恒聲集——全球風險評估 還看疫苗分配2021-02-23
- 恒聲集——支援中小企好過派錢2021-02-19
- 恒聲集——專業批發市場可挽救失業率2021-02-16
- 恒聲集——GME事件引人反思2021-02-09
- 恒聲集——螞蟻整改揭監管方向2021-02-05
- 恒聲集——中美關係進緩衝期2021-02-02
- 恒聲集——提高智能家居審批效率2021-01-29
- 恒聲集——內地農曆新年加強防疫2021-01-26
- 恒聲集——投資股市防資產縮水2021-01-22
- 恒聲集——港島南工廈活化「歎慢板」2021-01-19
- 恒聲集——中歐合作港如何得益?2021-01-15
- 恒聲集——紐交所除牌鬧劇益港2021-01-12
- 恒聲集——英國脫歐利大於弊2021-01-08
- 恒聲集——三強鼎立已成定局2021-01-05
- 恒聲集——擦亮「購物天堂」招牌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