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月,中國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於北京時間9月10日上午通話,當即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之一。對於停止雙邊直接對話的第一及第二大經濟體來講,這次90分鐘的通話對雙方都具有正面意義,並為將來中美關係重回理性可控的狀態作出鋪墊。
從中美雙方的聲明中,都可以看出,本次通話是拜登方面主動提出的訴求,可見拜登在執政過程中,面臨着內外交困的窘境,亟需得到另一個體量足夠大、政治地位也夠份量的國家合作解決。
冀中方增持美債
這一來,在實體經濟衰退及新冠疫情雙重打擊下,美國政府通過多次發債救市,到如今已經再無法以印鈔支撐拜登龐大的支出計劃。然而,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今年除了首兩月增持美債,在3至6月這四個月內已拋售了423億美元美債。美國目前需要中方保持甚至增加持有美債,都需要經過實質有效的對話。
二來,美國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然處於高位,而早前公佈的8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3.5萬人,遠低於預期的73.3萬人。而中美互徵近20%的高關稅,並未嚴重打擊貿易量。根據最新貿易數字,中國8月對美國出口2.29萬億元,增長22.7%;對美貿易順差1.54萬億元,增加16.9%。反而對美國國內的物價造成極大壓力,若能降低,對穩定物價將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三是面對美國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美軍慌忙撤離阿富汗、疫情新增數字又重回高點的層層困境之下,美國希望在氣候變化、反恐、疫情防控等幾個方面尋求中方合作的可能性。然而,中方一直以來的態度並不接受美方「能合作的地方合作,該競爭的地方競爭,要對抗的地方會對抗」的接觸原則,認為雙方合作必須以互相尊重為基礎。
正如趙立堅所講,「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都會遭殃。」期望中美雙方日後能夠恢復正常、有序的對談日程,以合作的態度為雙方在國際議題及雙邊議題上的基礎前提。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中美領袖通話具正面意義
其他
更多- 李秀恒 - 多元貨幣建立公平體系|恒聲集2022-08-16
- 李秀恒 - 美通脹恐預示經濟衰退|恒聲集2022-08-12
- 李秀恒 - 中國經濟增長難達標|恒聲集2022-08-09
- 李秀恒 - 保就業穩年輕消費市場|恒聲集2022-08-05
- 李秀恒 - 習拜會未見中美降溫跡象|恒聲集2022-08-02
- 李秀恒 - 歐洲經濟出現危機|恒聲集2022-07-29
- 李秀恒 - 晶片聯盟反逼華技術突破|恒聲集2022-07-26
- 李秀恒 - 滴滴來港上市現曙光|恒聲集2022-07-22
- 李秀恒 - 貿易大國連現逆差|恒聲集2022-07-19
- 李秀恒 - 美主導反華聯盟趨不穩|恒聲集2022-07-15
- 李秀恒 - 灣區寄宿學校紓青年問題|恒聲集2022-07-12
- 李秀恒 - 啟德體育園助推文體事業|恒聲集2022-07-08
- 李秀恒 - 「四個必須」指引經濟發展|恒聲集2022-07-05
- 李秀恒 - 港故宮為文化產業奠基|恒聲集2022-06-28
- 李秀恒 - 內地消費者信心見底回升|恒聲集2022-06-24
- 李秀恒 - 中吉烏鐵路意義重大|恒聲集2022-06-21
- 李秀恒 - 全球通脹增內地經濟復甦難度|恒聲集2022-06-17
- 李秀恒 - 港需加強國際視野|恒聲集2022-06-14
- 李秀恒 - 印太經濟架構可有效制華嗎?|恒聲集2022-06-10
- 李秀恒 - 「珍寶」啟發對官商合作反思|恒聲集2022-06-07
- 李秀恒 - 穩經濟信心重中之重|恒聲集2022-05-31
- 李秀恒 - 發展文化應重視產業化|恒聲集2022-05-27
- 李秀恒 - 內地經濟仍穩中向好|恒聲集2022-05-24
- 李秀恒 - 中國通脹如何獨善其身|恒聲集2022-05-20
- 李秀恒 - 強化內循環助突破壁壘|恒聲集2022-05-17
- 李秀恒 - 慎防滯脹危機蔓延全球|恒聲集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