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高盛發表二○二二年中國展望報告,將「共同富裕」、房地產市場放緩等因素納入考量,預測明年中國GDP實際增長率為百分之四點八,並預計二二至二五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百分之四點五,遠低於市場預期。
雖然下調預期增速,然而高盛卻指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更慢但更有彈性」的體制。的確,早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第三季GDP增長為百分之四點九,與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相比,似乎增速放緩情況頗重。然而,若從宏觀和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內地第三季GDP「破五」僅屬短暫性波動,不僅沒有觸及中央全年「保六」的底線,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駕馬車」穩中有進的趨勢亦沒有改變。因此,預料中國仍會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疫後復甦的主要動力。
談宏觀經濟不能拘泥於某季度經濟數據的得失,而是要縱觀全局才能看清經濟發展的形勢。首先,今年首兩季經濟的高增長造成了較大的基數效應,預示經濟走勢很大機會出現「先高後低」的格局,而今第三季經濟數據放緩,正正符合了預期的經濟走勢。其次,短期性自然因素也對第三季經濟帶來了一些衝擊,包括河南、山西和江浙滬等產業鏈密集的省份,都於下半年出現水災和颱風等自然災害,經濟活動難免受影響。同時間,為了消除市場內的不穩定因素和泡沫,以及治理部份行業內的亂象,中央於第三季前後加大了對金融、房地產及科網等企業的調控和監管力度。以上幾項原因疊加,導致了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速放緩。
應當看出,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之時,中央仍保持「求穩」和不搞「大水漫灌」的經濟策略。一方面沒有如歐美等國家飲鴆止渴般大肆印鈔救市;另方面採取監管和調控策略,減少地方經濟對房地產和債務的依賴,對外釋放出「不再走粗放型增長的老路,邁向重視高質量、可持續穩定發展」的政策訊號。
事實上,近日出爐的多省份前三季度GDP數據顯示,多省出口和投資總額都出現穩中向上的趨勢,加上各個省市繼續推動刺激消費政策,釋放「內循環」的消費力,使內地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持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經濟報告預測,中國今年GDP將增長百分之八,領先全球經濟增長平均值。由此可見,GDP增速減緩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而在經濟由「重量」向「重質」轉型的大背景下,未來經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性亦會隨之增強。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恒聲集——GDP增速減緩無損大局
其他
更多- 李秀恒 - NDB團結「全球南方」|恒聲集2023-06-07
- 李秀恒 - 美債雪球愈滾愈大|恒聲集2023-06-05
- 李秀恒 - 中美復溝通 競爭未降溫|恒聲集2023-05-31
- 李秀恒 - 車企轉型經驗值借鑑|恒聲集2023-05-29
- 李秀恒 - 統籌機構促文藝發展|恒聲集2023-05-24
- 李秀恒 - 中亞峰會鞏固一帶一路|恒聲集2023-05-22
- 李秀恒 - 建拍賣中心 促文化產業|恒聲集2023-05-17
- 李秀恒 - 內地外貿為何「一枝獨秀」|恒聲集2023-05-15
- 李秀恒 - 金融監管改革 港可助力|恒聲集2023-05-10
- 李秀恒 - 港零售復甦任重道遠|恒聲集2023-05-08
- 李秀恒 - 美衰退疑慮漸增|恒聲集2023-05-03
- 李秀恒 - 內地通縮屬短期現象|恒聲集2023-04-26
- 李秀恒 - 中國經濟彈力強勁|恒聲集2023-04-24
- 李秀恒 - 美元雙刃劍推貨幣國際化|恒聲集2023-04-19
- 李秀恒 - 中法關係向好影響深遠|恒聲集2023-04-17
- 李秀恒 - 亞洲須堅持多邊主義|恒聲集2023-04-12
- 李秀恒 - 歐美銀行風波利港金融?|恒聲集2023-04-03
- 李秀恒 - 升級轉型期 外貿遇挑戰|恒聲集2023-03-29
- 李秀恒 - 欣見海港條例拆牆鬆綁|恒聲集2023-03-27
- 李秀恒 - 瑞信危機屬冰山一角|恒聲集2023-03-22
- 李秀恒 - 沙伊建交和氣生財|恒聲集2023-03-20
- 李秀恒 - 矽谷銀行倒閉啟示|恒聲集2023-03-15
- 李秀恒 - 地方債務須小心處理|恒聲集2023-03-13
- 李秀恒 - 從兩會人事看經濟走向|恒聲集2023-03-08
- 李秀恒 - 俄羅斯經濟喜憂參半|恒聲集2023-03-06
- 李秀恒 - 新能源賽道彎道超車|恒聲集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