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聲集|限呎措施治標不治本

過去一年本港樓市表現反覆,2021年首三季整體樓價勁升7%至8%,但第四季因內房資金鏈緊張、美國加速加息腳步等消息影響樓價有所回落。然而地產業界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樓價仍會進一步上升3%至5%左右。隨着本港樓價愈來愈貴,間接造就「納米樓」不斷湧現,市民為求「上車」只能被迫愈住愈細。

近日政府宣佈考慮在賣地條款內加入最低面積限制,單位面積下限為280方呎,並以屯門大欖官地為試點。筆者認為,加入最低面積限制雖有助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但制定房屋政策的相關學者似乎仍然採取比較保守的思維,並未真正了解當今時代年輕人的想法,所制定出來的政策只是「空中樓閣」,治標不治本。
恐減供應量推高樓價

首先,筆者一向認為地理位置的便捷度,對尚未「上車」的年輕人來講,比空間上的舒適度更為重要。本港的商業重心始終集中在市區地帶,商場、食肆、寫字樓等最密集的中環、灣仔、尖沙咀、旺角等地是多數「打工仔」的工作地點,他們為了方便在市區返工,甚至願意承擔高呎價,而住在面積狹小的市區「納米樓」甚至是「劏房」,以省卻漫長的通勤時間及較高的交通費用。另一方面,現時的年輕一代對空間的要求不如上一代高,他們或是樂於外出社交,或是喜歡在家中進行「煲劇」、「打機」等休閒娛樂,對空間需求有限,因此對他們而言,住在市區比住得大更有吸引力。
  其次,最低面積限制在新界地區或能推廣,但在寸土寸金的市區,對住宅面積加上這個下限,只會讓房屋供應量減少,變相推高樓價。香港一向堅持「自由市場」原則,既然細呎數住宅有其供應及需求的市場,就固然有其合理性。市場有所「求」,發展商才會「供」,違反自由市場定律限制納米樓,並不能解決到房屋問題。

最後,該計劃只能規限官地項目,估計只可影響約1%的私人房屋供應,未能覆蓋到舊區重建項目,亦無法短期內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因此港府應考慮在政策上鬆綁,放寬舊區重建項目改作服務式住宅的限制,以紓緩市民的燃眉之急。

筆者認為,房屋政策制定者需要真正了解到當下年輕一代及一般市民的真正需求,並從這些需求出發,「自下而上」地制定出真正能惠及普羅大眾的有效政策,解決香港的房屋土地供應問題。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