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AI高科技大勢所趨|恒聲集

俄烏戰事爆發至今,除了影響到全球糧食、油價及產業鏈,導致各國通脹壓力急升外,亦凸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賦能現代戰爭,改變傳統戰爭形態的重要性。特別是很多在俄烏戰事中使用的高科技技術,如人工智能和無人機等,都已經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社會和民生層面,凸顯民用高科技產業發展不僅是全球大勢所趨,亦具有很高的戰略價值。

在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之初,俄軍在一小時內已經癱瘓烏克蘭整體傳統軍事指揮能力,將其傳統空軍力量幾乎完全摧毀,並在不到一日之內,大致控制烏克蘭邊境的主要目標。然而令不少人意外的是,烏克蘭利用歐美等國提供的高科技支援,將俄軍的閃電戰拖成持久戰,而在戰事爆發前,我們就已經能看到高科技參與現代戰爭的影子。
俄烏戰爭大量使用

北約和美國各式無人偵察機和衛星,在俄羅斯決定出兵前,已不斷在烏克蘭與黑海一帶執行任務,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俄羅斯各項軍事部署,做出預測評估的同時,不斷實時向烏克蘭發出警告,以及告知俄軍集結兵力規模。歐美等國在開戰後源源不絕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即時情報,增加其戰力及戰場管理能力外,更提供AI人臉識別、語音分析和衛星網絡通訊支援,導致俄軍舉步維艱。

以AI人臉識別技術為例,在美國科技公司幫助下,烏克蘭軍方通過收集無人機、路邊監視系統及民眾手機拍攝的畫面,與擁有超過100億張照片的AI人臉數據庫系統進行比對,來確定俄軍高級指揮官的實時位置,再使用無人機或智慧型導彈進行精準打擊,以至俄軍損失慘重。據相關消息統計,俄烏戰事爆發以來,俄軍多名高級將領已經陣亡。

同時AI人臉識別技術亦協助烏克蘭政府識別混入境內的俄羅斯情報人員、分辨戰場上死者身份,以及協助市民尋找失散家人,減輕戰事對社會民生衝擊。另一方面,AI深度學習、智能演算及影像生成技術在與網絡結合後,增加輿論戰的手段,使烏克蘭政府更便利利用輿論來增強軍隊信心,以及爭取國際社會支持。

從俄烏戰爭可以看出,人臉識別、語音分析及無人機等較為成熟的民用新科技,在軍事上有着廣泛應用前景,有能力成為推動新一輪軍事革命的重要動力。明白此理,就能理解為何美國近年持續打壓中國各項高科技產業發展,以防止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然而面對「東升西降」的百年變局,中國只有鞏固自身實力,自強不息,堅持和平穩定發展,審慎化解地緣政治風險,才能抗衡美國的打壓,將百年變局變成百年機遇。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