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投資者須慎防熊市假彈|恒聲集

近日,美股似乎再現榮景,周線連續四個星期收紅,為去年11月以來最長的周線升勢。而市場上亦有觀點認為,美股已經脫離熊市,重返牛市,因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較6月中旬的低點已經上漲了超過23%,超過了公認的20%牛市漲幅。不少投資者紛紛躍躍欲試。

然而,筆者卻認為投資者在此時應該時刻留意市場動態,對投資行為更為審慎,勿因一時的反彈現象而有入場「抄底」的心態。

首先,假反彈不得不防。熊市並不意味着股市一瀉千里,而是伴隨著起伏巨大的波動。事實上,強力反彈在熊市中向來屢見不鮮,甚至歷史上絕大部份最大的反彈都是在熊市中創出。以2000年互聯網泡沫高峰為例,納斯達克指數同樣如現在一樣出現過數次大規模反彈,但是隨即就迎來暴跌。

其次,通脹問題尚未解決。由於美國的CPI年增率在7月(8.5%)較6月(9.1%)有所回落,讓市場認為美國通脹已經觸頂,最快可於2023年下半年回到降息循環。然而,美上月就業和工資增長遠超預期,讓美聯儲不敢輕易由鷹轉鴿,依然會對加息循強硬態度。日前,美國的《降低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在參議院獲通過並得到總統正式簽署,但這份總規模7500億美元的法案,卻似乎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反而讓通脹進一步惡化。

第三,經濟衰退陰影未退。作為拜登政府及聯儲局用以褒揚政績及佐證美國經濟並未陷入衰退的就業數字,其實是一個滯後性指標,並不能實時反映出加息帶來的影響。事實上,在本月初美國公佈最新GDP數字之後,Google上對「快速賣樓」(sell my home fast)的搜尋激升了2750%,顯示出民眾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而其實自3月份以來,每周申請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就一直呈上升趨勢。

最後,中美脫鈎前景未明。日前,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石化、中國鋁業、上海石化等五家中資企業,相繼宣佈將其ADR將從紐約證交所退市,引起中概股集體從美退市的擔憂。回顧2005年,中概股只佔美股市值1%,而15年後截至去年年底,超過600隻中概股的規模已經佔據美股幾乎9%的市值。隨著中美競爭愈演愈烈,若中概股完全離開美股市場,雖然效應算不上「牽一髮而動全身」,但對美股的整體流動性及投資者的吸引力,仍有一定的傷害。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