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搶企業還靠搶人才|恒聲集

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最受關注及討論的內容,莫過於一系列「搶企業、搶人才」政策,包括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積極吸引科技企業來港、以更寬鬆條件引入及留住人才、在置業方面為高端人才提供便利等,可謂十分進取。

香港作為彈丸之地,社會能夠投入的研發資金畢竟有限,加之總體市場容量不大,無法在短期內形成規模效應,這對於科研和技術來說,形同限制擴大發展的桎梏,難以為群聚效應提供足夠的動力,反而致使人才流失至行業發展動力更強的地區。香港在過去兩年,流失了約14萬勞動人口,其中約8.8萬為高技術人才,佔比例約63%。因此,筆者欣見政府採用更進取、更積極態度引入人才及企業。

筆者認為,人才與企業是相輔相成的兩大資源,尤其對於金融、科技、新能源等高增值產業而言,當一個地區能夠聚集更多高質素人才,自然就會孵化及吸引到優質企業在此生根或落戶,從而進一步匯聚更多元化的優秀人才,並且營造出良好科技發展氛圍,形成良性循環。
冀政府加強企業扶持

目前政府設有「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計劃」等,各計劃之間是否有適用範圍及功能的重疊,申請程序是否有重複之處,對申請者而言又是否會造成困惑,這些都需要政府仔細斟酌。而希望由政務司司長帶領「人才服務窗口」,能夠盡量將各種計劃整合、簡化,以便更好對海外人才進行宣傳。

在最能夠影響人才去留的薪酬待遇方面,政府亦要想辦法為企業及人才提供扶持。若借鑑國際上的經驗,在上世紀80年代,韓國三星正處於半導體領域起步階段,便不惜以高薪聘請大量日本資深工程師兼職,形成獨特的「禮拜天工程師」,更以3至5倍的高薪在美國矽谷招攬人才,種種措施對三星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雖然三星的例子屬企業的個別行為,但政府若能加強對合資格企業的扶持,讓他們有資源吸引到全世界的高端人才,對香港整體創科發展將大有裨益。而在俄烏戰爭讓東歐陷於地緣政治風險的前提下,東歐各國由於保留了前蘇聯的傳統教育特色,擁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儲備,若香港廣開大門,正正有利香港招賢納士。

此外,在居住安排及防疫限制方面,可考慮對高端人才有一定程度便利。未來,當計劃實施趨於穩定、成熟後,在具體配額、限期、薪資要求方面,亦可考慮進一步放寬限制。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