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內地經濟反彈露萌芽|恒聲集

日前,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2023年年會於瑞士舉行,根據論壇的調查,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全球經濟將會衰退。而世界銀行則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7%,為近30年來的低點。

在這情況下,中國內地在放寬防疫措施及重新「打開國門」之後,有望再次肩負起引領世界經濟成長的重任。日前,中國公佈2022年經濟數字,按不變價格計算,中國2022年GDP按年增長3%。儘管這是1978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倒數第二低的年度增速,但由於過去一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幅度都不大,中國在受到疫情較大影響的前提下,仍能實現新的突破(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20萬億元人民幣),實屬難能可貴。

踏入2023年,內地經濟在普遍的分析中,都將會迎來強勢反彈,包括路透社調查及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銀在內的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預計增長普遍落在5%至6%區間,與內地優化防疫措施之初相比更為樂觀。事實上,從幾個跡象亦可見,內地經濟反彈的趨勢。
報復性消費推動

首先,疫情的負面影響實現了「長痛不如短痛」。雖然去年12月的突然「開放」,讓不少人有些措手不及,短期內局部地區亦出現醫療服務、藥物供給等方面的亂象,然而,整體疫情在短短數周內已經接近尾聲,進入低流行水平,且早前外界較為擔心的新型變種病毒株亦未被發現,無論是根據國家衞健委公佈的數據,或是日韓入境核酸檢測的結果,內地本輪疫情流行病毒株為在歐美、日韓等地早已流行過的BF.7和BA.5.2。

其次,報復性消費為必然趨勢。放眼全球任何一個經歷過疫情封控措施的國家或地區,在全面解封後,都定會迎來報復性消費的榮景。無論是出行、觀影、通勤人數都在12月觸底之後急速反彈。以今年農曆新年檔的電影票房為例,總票房達到67.34億元人民幣,位列歷史第二。

更重要的是,內地無論在貨幣或是財政政策上,都存在巨大空間。日前,中國社科院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在第四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就建議當局應適當提高通脹容忍度,以助力經濟反彈。鑑於目前內地較低水平的通脹率,寬鬆的貨幣及財政政策配合地方消費券的發放,對於內需都將有明顯推動效應。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