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中亞峰會鞏固一帶一路|恒聲集

「中國—中亞峰會」上周於西安舉行,迎來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塔吉克總統拉赫蒙、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及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

自古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中亞地區,亦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樞紐地帶,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過去中亞國家一直被俄羅斯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中亞雖然作為一個整體與大多數國家都建立「C5+1」機制,但是往往都在俄羅斯的見證下進行。然而隨著俄烏戰事以來,俄羅斯不斷受到歐美國家經濟及貿易制裁,致使其重新審視俄羅斯、中國,以及中亞地區政治、經濟、貿易方面戰略關係。本次峰會同意成立中國與中亞元首會晤機制,其特別之處就在於打破以往必須與俄國聯合的交往慣例。

正如習近平在峰會上提出的「四個堅持」——堅持守望相助、堅持共同發展、堅持普遍安全、堅持世代友好。與中亞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不但可以保障中國邊疆的穩定,更可以在此基礎上深入經貿合作。

一方面,以能源、農業為主要出口的中亞國家,能夠對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根據新疆霍爾果斯海關統計,首季霍爾果斯口岸自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進口食品貨運量14.5萬噸,按年增長199.2%;其中鐵路進口食品貨運量13.9萬噸,按年增長186.9%;公路進口食品貨運量0.6萬噸。

另一方面,中國倡議建設的中歐班列、中吉烏鐵路等,大大縮短中國與中亞地區的陸路運輸時間,可為世界建設「一個穩定的、繁榮的、和諧的、聯通的中亞」,探索及開發沿線的新興市場,並增加「一帶一路」的整體輻射面。

與同期舉行的七國集團年度峰會相比,G7圍繞角色變遷、俄烏終局、應對中國、核不擴散四個議題進行討論,作為重要的經濟體和工業國,並無提出太多對世界經濟發展有利措施。反觀中國-中亞峰會達成的54點主要合作共識和倡議中,幾乎都是關注如何能夠建立良好溝通、投資、對話、商貿平台,促進共同發展,相信這亦是中國對待所有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國家平等態度。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