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有識之士,都呼籲年輕人融入國家規劃,不要錯過大灣區發展機遇。我很慶幸,三十多年前,筆者已經邁出這一步。
我二十歲那年在一間跨國公司任職技術員,那時候工程項目以香港為主,內地市場剛開放,公司也開始接一些內地項目。
不過大部份同事,都不願意北上出差,更遑論常駐內地。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二十多歲的多數開始拍拖,不願意出差聚少離多,怕感情生變;三、四十歲的,多數已有家庭有小孩,更是不願。
那時候我已經覺得,香港發展有限,留在香港,我最多做到香港公司總經理。中國市場大,發展空間更大,所以不停向上司爭取到內地出差機會。
八十年代中,內地市場剛開放,缺乏管理銷售各種技術人才,只要願意北上,晉升機會多得很。當時的跨國公司駐北京的首席代表,是美籍華人,各部門的高級經理以及銷售經理,不少都是港人。
技術部門通常都指派港人去指導一些內地同事,我就是當中的一個。
去內地多了,除了普通話說得流利,也開始熟習內地的制度、文化、習慣、風俗,也結交了不少朋友。九十年代初,我獲晉升為中國市場銷售經理,主要原因是我熟悉中國市場,懂得怎樣跟中國客戶打交道。
後來從銷售經理,一路晉升至部門總經理、副總裁,以及之後擔任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主管,基本是華人能擔任的最高級別。我的職場生涯算是無悔了。偶爾重遇一些當年同事,因為他們不願出差內地,到了五十歲左右,香港市場萎縮,都陸續失業下崗,提前退休。
如今跨國公司在內地,已經不再吃香,高管們也絕大多數由內地人出任,他們學歷比你高,英文說得比你好。內地的民企,高管們也絕少港人,因為根本不需要港人。其實現在的香港人,想去內地工作也不容易,因為不一定競爭得過內地人,從低做起會是一條出路。
在美國,因為工作崗位調動或晉升,需要在不同城市之間遷移是平常事,在中國也一樣。香港的年輕人,如果不願到內地工作發展尋找機遇,留在香港,無論打工或創業,前途有限。
視覺科技CEO
盧健生
跨晒界——尋找機遇
其他
更多- 跨晒界——自己動手2021-02-23
- 跨晒界——回流2021-02-16
- 跨晒界——優越感2021-02-09
- 跨晒界——行山減肥2021-02-02
- 跨晒界——鍾意睇邊個就邊個2021-01-26
- 跨晒界——日用品補給2021-01-19
- 跨晒界——吃一餐少一餐2021-01-12
- 跨晒界——雲養狗2021-01-05
- 跨晒界——港車北上2020-12-29
- 跨晒界——隔離準備2020-12-22
- 跨晒界——求人不如求己2020-12-15
- 跨晒界——DingTalk2020-12-08
- 跨晒界——開荒牛2020-12-01
- 跨晒界——北上搵食2020-11-24
- 跨晒界——大灣區工作機會2020-11-17
- 跨晒界——正途2020-11-10
- 跨晒界——跟上節奏2020-11-03
- 跨晒界——更好選擇2020-10-27
- 跨晒界——尋找機遇2020-10-20
- 跨晒界——志在娛樂2020-10-06
- 跨晒界——O2O2020-09-29
- 跨晒界——娛樂性2020-09-22
- 跨晒界——旅行恩物2020-09-15
- 跨晒界——電子名片2020-09-08
- 跨晒界——喜歡就買2020-09-01
- 跨晒界——解封之後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