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心經|棉花糖效應

在自制力這個課題前,我們不能不提棉花糖效應。最初的研究是由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的,他在之後發表許多論文和出書。1960年米歇爾在斯坦福大學幼稚園與一群4歲的孩子們進行實驗,每個孩子都坐在一個房間裏,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美味的棉花糖點心。他們被告知米歇爾會離開房間大約15分鐘。在這段時間裏,如果他們願意,可以吃棉花糖,但如果他們等到米歇爾回來,他們將得到第二塊棉花糖。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立即吃掉了棉花糖,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等待了一會,但還是在他回來之前吃掉了,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夠等到他回來,並如約得到第二塊棉花糖。米歇爾有兩個女兒在學校,當他關注孩子們的進步時,他發現了一些規律。一個孩子在四歲時等了多長時間的點心,是否能預測他們未來的生活呢?

是的,確實如此。多年來棉花糖測試已經證明可以明確預測這些孩子未來的成功。孩子等待的時間愈長,他們的SAT成績(一種用於大學入學的學術成就標準測試)就愈高。他們等待的時間愈長,他們的身高體重指數(BMI)就愈有可能降低。隨著研究的進展和其他研究人員的重複試驗結果,似乎等待時間最長的孩子,很可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用健康、財富和幸福來定義成功。

米歇爾將這項研究總結為:「在四五歲時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成為青少年後,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評價是學習和社交能力更強,口語能力流暢,理性,細心,有計劃,能夠很好地處理挫折和壓力。」米歇爾稱這種能力為自我調節能力。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結果,顯示出深遠的影響。它可能是一個心理學建構,比許多常用的心理學建構更重要。它在團隊、領導力和啟導工作方面的效果也值得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email protected]
啟導教練
劉丹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