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已經接近一年半,隨着疫苗面世,個別城市的情況得以紓緩,但仍有不少地方正面對疫情的威脅。
資訊有效傳遞是控制疫情的重要一環,然而,在人人也是KOL的年代,如何分辨真假資訊,亦十分重要,例如網上消息是否一定真確?是否毫無防備下完全相信?
近日台灣出現疫情爆發,台灣政府在抗疫同時,亦着眼所謂輿論「認知作戰」,提出駁斥假訊息,例如指內地利用網軍在台灣網上討論區「洗版」,鼓吹市民封鎖衞福部帳號。結果被網民起底踢爆,洗版事件由民進黨媒體社群中心副主任的丈夫自編自導自演,當事人當晚發文道歉,承認曾「反串」留言,辯稱反諷惡搞意味十分明顯,以為不會被當作真實立場。
政治對抵禦疫情無幫助
抗疫如同一場戰爭,需要專業建議,政治上的意識形態對抵禦疫情毫無幫助,反而添煩添亂。事實上,有關事件更應關注網絡上訊息真偽的重要性。
無可否認,在互聯網時代,人人也可在網上開帳戶、出帖文,抒發己見,並找到毫不認識但意見相近的人,建成同溫層。
另一方面,在網上發表意見,是否用真實姓名,抑或用另一身份,每人也有不同看法,有人選擇用真名且文責自負,亦有人寧可用「筆名」,掩飾自己的身份,自由寫作。
在運作上,為了留住用戶,社交媒體會運用大數據及根據用戶習慣,將類似內容分享予用戶。
久而久之,用戶便會只接收相關訊息,而忽略及漠視其他資訊。同時,用戶會傾向選擇自己相信及想見的訊息,並加以附和及分享,究竟訊息是真是假,也許不是最重要。
我們身處現實世界,應該接收真實訊息。發放假訊息固然不對,但接收者亦要懂得辨別訊息真偽,決定轉發時也要以負責任的態度行事。
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前提下,如果最後互聯網上僅餘虛假訊息,這個平台只會不獲信任,最終被人放棄。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陳民傑
圓融圓通——互聯網的真真假假
其他
更多- 陳民傑 - 盡快全面通關利經濟|圓融圓通2022-08-10
- 陳民傑 - 實事求是說好香港故事|圓融圓通2022-08-03
- 陳民傑 - 男學生留長髮?|圓融圓通2022-07-27
- 陳民傑 - 從書展重溫文化人點滴|圓融圓通2022-07-20
- 陳民傑 - 從書展「憶.寫香港故事」|圓融圓通2022-07-13
- 陳民傑 - 「互換通」與「ETF通」創新機會|圓融圓通2022-07-06
- 陳民傑 - 人民幣流動性安排協議|圓融圓通2022-07-01
- 陳民傑 - 露華濃破產啟示|圓融圓通2022-06-22
- 陳民傑 - 思考「逆周期」措施|圓融圓通2022-06-15
- 陳民傑 - 拜登就貿易戰的選擇|圓融圓通2022-06-08
- 陳民傑 - 眾籌活動要盡快規管|圓融圓通2022-06-02
- 陳民傑 - 易被誤導的金融名詞|圓融圓通2022-05-25
- 陳民傑 - 美奶粉危機只是冰山一角|圓融圓通2022-05-17
- 陳民傑 - 美國通脹恐禍延全球|圓融圓通2022-05-13
- 陳民傑 - 開關作用立竿見影|圓融圓通2022-05-05
- 陳民傑 - 中美貿易戰逐步收窄|圓融圓通2022-04-27
- 陳民傑 - 恒生指數停滯不前|圓融圓通2022-04-19
- 陳民傑 - 人民幣計價股票交易安排|圓融圓通2022-04-15
- 陳民傑 - 虛幣挑戰美元地位|圓融圓通2022-04-07
- 陳民傑 - 新加坡與香港金融競賽|圓融圓通2022-03-29
- 陳民傑 - 虛擬資產須妥善監管|圓融圓通2022-03-24
- 陳民傑 - 保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第一步|圓融圓通2022-03-22
- 陳民傑 - 危機時期訊息處理|圓融圓通2022-03-17
- 陳民傑 - 發帖「抽水」|圓融圓通2022-03-15
- 陳民傑 - 假如我是必理痛|圓融圓通2022-03-10
- 陳民傑 - 俄烏金融核戰餘波|圓融圓通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