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民傑 - 易被誤導的金融名詞|圓融圓通

金融是一門專業,當中有林林總總的專有名詞,如大家不時聽到的恒生指數、藍籌股、債券、票據及牛熊證,到近年熱炒的虛擬貨幣、NFT及穩定幣等,即使市場人士也可能是一知半解,遑論一般市民大眾。近日以「穩定」命名的穩定幣大跌「清零」,再次反映在金融市場,不能單靠「名字」而決定是否明白相關產品。

事實上,金融業存在不少這些「名不副實」的術語,例如多年前的雷曼迷債便跟債券扯不上關係,Constellation債券亦不是債券,過去兩周稱為「穩定幣」的TerraUSD及Luna出現出現大崩盤,幣值幾近歸零,引起市場廣泛討論。
「穩定幣」不穩定

一般而言,穩定幣是一種藉由資產儲備來維持穩定價格的加密貨幣,大多數都以「似乎」可靠的資產來支持其幣值與美元1:1掛鈎,以及擔保穩定幣持有者能夠兌回美元。穩定幣可讓交易者輕鬆將傳統貨幣轉換為加密貨幣來交易,也可作為交易抵押品借出,或產生高利息回報,又或者作為幣市中的某種避風港,亦有少數人用作跨境匯款。

為了吸引投資者買入穩定幣,發行人以高息招徠,例如TerraUSD便向投資者提供接近年息20厘的回報。然而,TerraUSD自稱與美元掛鈎,但並沒有以美元資產作為儲備,以支持其價值,反而是以比特幣為基礎。因此,當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TerraUSD同時受累。對市場稍有認識的人,也會明白每年20厘的回報,已反映風險之大。

經此一役,全球各地的財金官員及監管機構先後發聲表示要監管虛擬貨幣。正如雷曼迷債不是債券,穩定幣並不穩定,虛擬貨幣也不是貨幣。如果市場將一件產品以「幣」命名,之後與不是貨幣,兼且沒有內在價值及未受全球認可的投資產品掛鈎,涉及的風險可想而知。

最後,投資者希望捕捉市場先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方面要做好功課,另一方面,要避免給金融名詞誤導,否則便要賠上金錢的教訓。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