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流行亦應有小流行,但英文當然不叫small pandemic,而是叫epidemic,即指疫症已經爆發,雖然感染性強,但只局限於某一地區或某一人口群體,未到全球擴散惡境。
有些人以為pandemic是panic(恐慌)與epidemic兩個字加埋一齊用,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理解,pan這裏沒有panic的含意。從字源分析,pandemic源於希臘字pandemos,pan有着齊全或廣泛的意思,香港政壇有一個泛民組別(pan-democrats),就是這個意思。簡單講,pandemic就是指疫情已相當危險,全球人類都暴露於病毒的刀口上,大量人口都有機會受到感染。
日前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電台談到,即使「世界衞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至今仍未將新冠病毒界定為pandemic,但已可將這病毒視為技術上的大流行。或者可以將梁卓偉這種講法打個類比,去年底香港經濟表現每況愈下,政府官員表示香港已進入「技術衰退」,而明明是衰退,實沒必要死撐加個技術字眼在前面,等如今日新冠病毒爆到全球每一角落,梁醫生的講法,明顯是曲線將WHO摑了一巴掌。
WHO應否將新冠狀病毒定義為全球大流行,其實沒有一個共通的門檻標準,決定權始終落在WHO大員手上。不過,Covid-19確診人數即使在發源地中國有所下降,但仍在全球蔓延,叫唔叫大流行反顯得不是太過重要。
本周一《英文虎報》社論寫到此事,用了一個別致的標題,名為Leung gives WHO a pandemic slap,可譯做梁給WHO一個大流行級別的巴掌。為何叫pandemic slap呢?字典保證查不到解釋,讀者亦毋須太認真,pandemic slap,當成一種英式幽默欣賞好了。欲回看《虎報》相關文章,請用以下連結。
《英文虎報》The Standard總編輯
湯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