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沒有一個人猜對。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就連我本人,也沒有猜對價格。那盒荔枝,可能運輸需時,看起來絕不吸引,完全不能引起我的購物慾望。它如果很新鮮的話,十五加元一盒,屬合理價。問題是它不新鮮,有幾顆甚至已經開始發霉。好了,我開估了!這盒目測不怎麼新鮮的荔枝,目測有十幾粒,索價三十六點三七加元,約二百二十港元。
如果買帶枝荔枝的那位仁兄,能夠看到這篇文章,大約會心安一點。荔枝的枝葉很輕,以香港巿價,小販騙不了他多少錢。物離鄉貴,荔枝這種亞熱帶地區的生果,來到北美洲,身價升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不新鮮。
還好,我對荔枝沒甚麼興趣。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生果,何不好好欣賞在地的生果?吃在地生果,不但價廉物美,更可以減少因為運輸而產生的對環境和氣候的破壞。北美洲本土的時令生果,有其地域特色,各有各的滋味,毋須執着於東南亞生果。
高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