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宣稱,今年非洲發生的蝗災,是七十年以來最為嚴重,在肺炎疫情之外雪上加霜,東非將有五百萬人口面臨饑荒的威脅。事實上,在疫情爆發的同時,換言之此時此刻,東非地區的許多國家已經在勉力維持糧食供應。
蝗災到底有多恐怖?據報一平方公里的蝗蟲,一天消耗的糧食,相當於三萬五千人。稍微推算一下,全香港人每天的胃口需要增加五倍,才能和蝗蟲看齊。但是香港已經是全世界物資供應最為豐富和充足的國際大都會之一,香港人飲食不需要因為供應短缺而節制,盡情吃喝,也不能和蝗蟲相比,純以數學角度而論,以蝗蟲形容人類,不是太科學。
這類新聞的報道,對於西方的讀者有多一重的震撼:聖經新舊約都提及蝗災,「出埃及記」對於蝗災的描述更是觸目驚心:「遮滿地面、甚至看不見地、並且喫那冰雹所剩的、和田間所長的一切樹木。」對於蝗災,可以用英文Bibilcal去形容,果然,英文媒體紛紛使用世界末日,十災重臨、現實版聖經等標題,並不完全是為了故弄玄虛,聳人聽聞。
因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電子支付日漸普及,甚至難民的定義也被重新定義的時候,難以想像,人類依然在面臨兩千多年前同樣的災劫的威脅,而且同樣無能為力。換言之,人類探索的科學技術,雖然促進了通訊交流、物資交換,得以盡力開發地球資源,而使人口膨脹到七十億,幾乎佔據陸地表面的每一個角落,儼然是地球的主人。
但是,面對災難,人類根本無法做主,被蝗蟲侵吞掉的糧食,不可能一夜之間恢復正常,但依賴智能手機、社交網絡的現代生活方式,容易令人忽視時間的概念,誤以為速度就是一切,但是建立人類生存的根基:譬如糧食、財富、知識、創新,都需要時間。
蝗災的爆發,根據聖經,代表神的審判:人類自以為擁有科技知識,以為可以憑目前所知的理性判斷所有事情,而心生傲慢。人類雖然擁有太空科技,卻依然不能免於饑荒的恐懼,人力的渺小和局限,表露無遺。
陶傑
桃花源——聖經式的災難
其他
更多- 桃花源——魔幻科網2021-01-14
- 桃花源——為甚麼要刪除父親母親?2021-01-07
- 桃花源——古典主義建築背後2020-12-31
- 桃花源——聖誕新意思?2020-12-24
- 桃花源——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師2020-12-17
- 桃花源——注射疫苗 的選擇權2020-12-10
- 桃花源——CNN忽然轉軚?2020-12-03
- 桃花源——「跳舞群組」 改造香港形象?2020-11-26
- 桃花源——丹麥人反對 強制注射疫苗2020-11-19
- 桃花源——民意分裂怪誰?2020-11-12
- 桃花源——孤獨的總統2020-11-05
- 桃花源——美醜之間2020-10-29
- 桃花源——美國也有「臭蟲論」2020-10-22
- 桃花源——這場世紀大戲2020-10-15
- 桃花源——「知識份子」也相信陰謀論2020-10-08
- 桃花源——《新聞守護者》的警示2020-09-24
- 桃花源——謊言比真相更得人心?2020-09-17
- 桃花源——東方女性主義2020-09-10
- 桃花源——盧森堡的示範2020-09-03
- 桃花源——美醜不分2020-08-27
- 桃花源——刻板印象 沒有對錯2020-08-20
- 桃花源——美國政令 如何帶來混亂?2020-08-13
- 桃花源——香港奇觀2020-07-30
- 桃花源——聖經式的災難2020-07-16
- 桃花源——仇富的標準有點低2020-07-02
- 桃花源——倒打一耙20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