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新加坡機場 排第一|桃花源

新加坡樟宜機場(見圖)今年第二季期間客運達到七百三十萬人次,遠超亞太區內排第二, 三百二十萬人次的印度新德里機場,前十名內,已找不到香港機場的名字。

香港特區政府本月十二日起放寬入境隔離政策,即所謂「3+4」,當日抵達香港機場的航班是六十一次,而新加坡是二百八十九次,幾乎是香港的五倍。

兩者之間的差距不算太誇張,真正的差距是與曾經的香港機場相比:二〇一八年香港獲美國《航空運輸世界》雜誌(Air Transport World)評為「年度最佳機場」,客運量高達七千四百七十萬人次。換言之,每日超過二十萬人次;而根據機管局的數據,香港機場今年三月的客運量九點四萬人次,已經比二〇二一年大升百分之六十一點三,但是還不及二〇一八年一日。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最近發佈數據,今年上半年,國際旅遊需求已有明顯上升跡象,僅今年第一季度旅客人數有一點一七億人次,比去年增長百分之一百八十二。但新加坡樟宜機場表現,遠遠超過這個標準,今年第二季已經是去年全年的兩倍有餘;相比之下,香港雖然錄得百分之六十一點三的增長,其實大幅落後全世界。

新加坡最近更廢除了入境旅客接種疫苗的限制,即使完全沒有打過針,只要有四十八小時核酸陰性報告,也可以入境,完全不需要隔離。不但如此,新加坡還捨棄了口罩令,總理李顯龍鼓勵學校放寬,因為學生和教師需要看到彼此的面部表情,有助學習和成長。李顯龍這番話,雖然只是常識,但是在疫情擾攘兩年半來,講常識的政治風險很高,譬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指新冠肺炎是「大號流感」,即遭到政敵和反對派選民的炮轟。李顯龍比特朗普精明,此話說中家長的心理,不戴口罩,合乎絕大多數人的人性需求,尤其是小孩。

只是不戴口罩,新加坡在亞洲區內,也已經是領先的創舉。但這一系列最新措施,新加坡其實只是步歐美的後塵,英國今年年初已經完全解封,甚至在疫情高峰期間,英國也允許沒有打針,但是有陰性報告的旅客入境。在這個世界上,新加坡不需要帶頭先行,但是能夠緊隨「國際」大勢,也是一種本領。

與此同時,香港會展中心過去一年失落四個大型國際展覽,其中三個改往新加坡,剩下一個去了杜拜。走了的人,失去的機會,會不會重來,是人生永恆的困惑之一。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