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藏傳佛教相信靈魂從頭頂離開身體,便不會墮落三惡道。究竟壇城砂從何來?當寺院要進行特別的大法會,喇嘛都會在壇前用器具一粒一粒的把不同顏色的細沙繪畫出一個圓形大圖案,這個圖案便是法會主修菩薩的壇城,亦是菩薩淨土的喻意。一般只有大法會才會用砂壇城,而且一個法會要連續做幾天,還要有足夠人數的出家眾。所以有巨大的加持力。
幾天或十數天後當法會完結前,主法的寧波車便會走到砂壇城前用金剛杵劃破砂壇。一個非常漂亮莊嚴的圖案便毀滅了,我們視為無常,沒有東西是恒久的。用了很多天的時間才能繪畫的精緻圖案和用上了幾天的時間不斷的在修持,一下子便抹掉。
喇嘛將抹掉的砂收集並倒入一布袋內,一半會安排好日子倒入大海和倒在山上,供養海內的龍族和令更多海上和山上的眾生能夠得到解脫。喇嘛亦會留起小部份的壇城砂分發給出席法會的法友和留起部份。所以是可遇不可求的。當有機會過去便要好好保存。
不過,很多喇嘛做過不少大法會,而且常和亡者超渡,所以有需要便可以嘗試詢問,因為壇城砂的力量超級宏大,除了超渡還有很多用途,如為陽居結界,把砂放在家宅的四角,然後唸經修法便能產生宅內很大的保護牆。也有很多人把壇城砂放入小瓶掛在頸上,是很有效力的護身飾物。我自己喜歡把不同法會的壇城砂混合一起使用,力量更廣泛。除了用壇城砂點在亡者的百會穴。另外最好先預備一些布製和紙製的咒輪,貼肉放在亡者的心輪位置,即是在兩乳中間。這亦是引領亡者的靈魂不要往下肢離開身體。
林國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