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誠 - 聲聞緣覺乘|五里山

過去很多個星期已分享了學佛的見地,在密宗稱為瑜伽見地。無論平時的唸經持咒,或者行任何的佛事,如放生、供僧、供燈、供水等等,有了見地才獲得更多的功德。初修密宗時,寧波車一定會吩咐信眾,先唸十萬遍或百萬遍六字大明咒。如果只是為了累積數量而每天唸口簧是沒有用,數量是鍛煉我們的恒持心。我看見實在太多人每天只是在唸口簧,真的沒有累積功德和利益自己和眾生的能力。

當有了見地,一心一昧專注的觀想,憶念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覺悟,我們才能學到佛法,參透了解和明白佛菩薩咒語背後的願力,慈悲心和威神力等。最後就是在持咒唸經時要無我,亦要覺知一切都是無常。我唸咒的功德全部自己不要,全部都迴向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七世父母、歷代祖先和所有累積的冤親債主。希望他們能離苦得樂,同成佛道。有了這樣的見地,我們便能高速的成長。明白這種見地是完全適用於任何宗派,甚至任何的傳承。

大家基本的認知佛教,分為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坊間又會說成大小乘。之前我已經解釋過不重複,其實佛在世說法裏四十九年,那有三乘之分,根本只有一乘,就是佛乘。佛是按照各眾生的根器說法。聲聞乘,有人稱之為小乘,是佛陀在印度鹿野苑第一次弘法,把四聖諦「苦、集、滅、道」的理論教導世人,為初輪法輪。

在東南亞和現今的印度,佛教以聲聞乘小乘為主。亦是一直沿用佛在世時的模式,如托鉢等。所以亦稱為原始佛教,而非常嚴謹尊守戒律,相對經論較小,而非常注重禪定工夫,特別是森林派的修行便是僧侶,隻身長時間入深山打坐。而大乘菩薩乘佛教以大慈悲心渡一切眾生到彼岸。在中國、藏地、日本等為大乘佛教。因為當時中國的文化水平特別高,所以結集和譯了很大量的經論,足夠後來在中國分出了不同的門派。

現今在世界上擁有最多的佛教經典。達摩祖師南來,玄奘法師從印度帶回來大量經典,歷代有不少譯師,在印度滅佛前把大量經典傳來中國。所以北方佛教,針對經律論的教法。我們修持時亦要誦讀不同佛說的經典。
林國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