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料阿Sir講古——芭樂、釋迦、伍錦甜橙和奇異果

  北宋蘇軾著名詩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如他生於今天的香港,一定會驚歎香港雖然自家出產水果不多,卻能吃到世界各地種類繁多和價廉物美的四時水果。近期因國內發現來自台灣的水果「釋迦」、「鳳梨」和「蓮霧」內藏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介殼蟲) ,暫停進口,有部份亦運到香港來,很多人才慢慢認識到這類水果雖然名字與香港不同,但其實香港市場很早已有這類水果了,只是商人用了該些水果在當地的名稱,聽來有點特別和矜貴一些,以廣招徠。「釋迦」在香港稱為「番鬼荔枝Sugar-apple」,只是品種有點不同,外形似佛頭所以在台灣稱之為釋迦;「芭樂」在香港稱之為「番石榴Guava」,又叫「花稔」、「女人狗肉(相傳是補身的)」和「雞屎桔(熟透時有雞屎味)」等,台灣稱芭樂,源自台語的「林拔仔」,以往香港出產的番石榴亦非常有名,有「胭脂紅」等品種,但在九十年代受外來害蟲入侵,果實未成熟就掉下,至今仍未見復產;「蓮霧Wax-apple/ Bell-fruit」香港都有種植,因味道淡不好吃,一般只用作觀賞,仍記得八十年代在銅鑼灣利園山道的警察報案中心Police Reporting Centre外植有多棵,紅紅的果實成熟後跌到馬路上,引來很多蚊滋,香港稱之為「木蒲桃」,因近似當時食用的「水蒲桃(現已很少見了)」,東南亞稱之為「水蓊和天桃」等名字。
  中國有名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意思是水土異地而有所不同,是不同環境所產生的不良作用,但今天看來又不一定是變壞的,美國的新奇士Sunkist橙,又稱金山橙,是早年由中國湖南辰溪縣移植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Sunkist就是辰溪的拼音,由中國果農伍錦改良及培植成美味的甜橙,所以早年香港稱之為「伍錦甜橙」。而今天紐西蘭出產有名的「奇異果 Kiwi Fruit」,亦是源自中國「獼猴果/桃」(因猴子很喜歡吃而得名)的改良品種,所以今天中國仍是這類果實(又稱白羊桃)最大的生產國,在內地很易買到,根據歷史記載獼猴果種子於一九○四年由旺格魯伊女子學院Wanganui Girls College教師瑪麗富雷澤Mary Fraser從中國湖北宜昌(她探訪正在該處任教的妹妹)帶回新西蘭,後交花王亞力山大艾莉森 Alexander Allison栽種後結出果實,因有醋栗味,當時稱之為「中國醋栗 Chinese Gooseberry」,之後成功大量栽種及在一九五○年代外銷到美國,因稅務和當時中美對立等原因棄用「中國醋栗和甜瓜」等名,改以外形似紐西蘭國鳥Kiwi名為「Kiwi fruit奇異果」,遠銷全世界。
  今天多國都有奇異果出產,為增強競爭力,已培植出不同種類,例如稱之為「陽光金果的Zespri奇異果」 ,雖然營養價值相若,但果皮上已沒有毛和更可口。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