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墳場更|猛料阿Sir講古

警察工種多元化,隨著時代不同有增有減,近期因疫情污水檢測呈陽性的大厦圍封和借調到醫管局,在瑪嘉烈、伊利沙伯和廣華醫院擔任非緊急救護員等則是最新的。當然有一些工種一直不變,「墳場更」是其中一種,每年春秋二祭前後數周,在墳場和一些私營大型骨灰龕一帶做人群管理,加設停車處,公共車輛上落點和封路等,亦派便裝人員做防止罪案工作,以往一些黑社會份子和癮君子喜歡在該些日子「打山頭」,在墳場敲詐和偷竊等勾當,佯作替山墳清理雜草和墓碑清潔後,苛索金錢紅包等。

香港墳場分佈各區,各警區都有墳場更,近年主力由輔警人員負責,我當指揮官時,喜歡把墳場更交由他們全權負責,他們不但專業和熟悉當區,大部份是該區街坊,在處理人群管理和衝突時較易被接受。

墳場範圍較廣,當值人員要對各地段有所認識,否則有人求助時,不知如何確定位置及知會其他人員來協助。

此外,墳場更並不沉悶,在墳場看到近代中國和香港歷史,無論新建或早期的,都見到不同名人的墓碑。在跑馬地香港墳場,可見早於開埠發動鴉片戰爭侵略中國的英國軍人,最早葬於此的英軍響尾蛇號HMS Rattlesnake艦長威廉布羅迪Commander William Brodie(1785-1841年);革命先烈楊衢雲(1861-1901年),1901年1月10日在中環被開槍行刺後不治,因不同理由,百年來一直是一個無名無姓只有編號6348的斷柱形碑墓,後人其後向政府爭取將該碑列為古蹟,於2011年9月20日配合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康文署在墓旁豎立說明牌,讓人了解清末革命歷史和這位革命人物的事蹟。);名人何東(1862-1956年)和原配莫秀英(18xx-1944年);中環遮打道的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1846-1926年)和太平天國頭領洪金福(1835-1904年)等。在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可見華人向港英政府爭取的「以香港為家」 的一片長眠地,當中有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1862-1938年)、前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校長蔡元培(1868-1940年)、香港壽臣山的周壽臣(1861-1959年)和澳門一代賭王傅老榕(1894-1960年)等。在荃灣華人永遠墳場有創建余仁生的余東旋(1877-1941年),病逝於他大埔堡壘「余園Sirmio」及安葬於此,其後因余園拆卸改建為雅景花園而遷葬至荃灣華人永遠墳場。

在荃灣警署後山荃景圍,有一公主墓園,當年興建地鐵原計劃在此建荃灣西站,亦因此墓而改變。每年春秋二祭都有多輛旅遊大巴載着很多人前來拜祭,儀式完成後,各人列隊由長老派發大利是,我2005年在該區駐守時,每封利是500元,相信很多到來拜祭的都不知是拜誰!

在邊界沙嶺墳場Sandy Ridge Cemetery,又稱沙嶺公墓可見很多石碑上只刻有安葬年份及一個代表死者的號碼,沒有姓名和個人資料,或許會問「他是誰?」,但在一撮黃土下,「他」與風光大葬的一代名人,又有何分別呢?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