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警察談判組 一步一腳印|猛料阿Sir講古

閒逛書店,在一不起眼的角落,見到一本出版不久的新書「香港警察談判組四十五年紀實」,封面和底用上沉沉的藍色,不易察覺其存在。可能因職業關係和曾在警察談判組Police Negotiation Cadre(PNC)服務了二十年,很快吸引了我及一口氣看完,很高興當中很多非常好和感人的故事。

有點可惜,該書只用了兩小段,交代PNC一九七九年初創,遠因是一九七二年九月五日清晨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黑色九月」突襲西德慕尼黑奧運會選手村,殺害以色列運動員及教練後再挾持人質,由於香港的英文名稱以「H」為首,住在以「I」開首的以色列Israel隊上一層,兩名港隊代表被困,團長沙理士Arnaldo De Oliveira Sales(一九二○至二○二○年)得知事件趕到,警察擔心其安全及他在國際體壇的地位,恐被挾持作人質,不准他入內,但他偷偷走入選手村,親自與黑色九月領袖談判,說與香港無關,更與領袖前往港隊房間,他以廣東話叫隊員開門,帶領他們平安離開,沙利士充當了香港第一位談判員。至二○一二年後該組的現代化發展。

PNC成立時,分為「紅」、「藍」兩組,只有外籍警官(主要來自政治部)可參與,因他們說目的主要針對說英語的外國恐怖分子,所以規定包括演習都是用英語,在啟德機場警署(已重建成東九龍警區總部)設立PNC控制中心,紅和藍組直至改組都從未正式出動過去談判劫機事件。PNC由成立至今,因劫機只出動過去赤鱲角機場一次,當時是由港島第四隊出動,但當隊員呂師龍總督察到場前,劫機者已投降。

為了有效使用資源,於八十年代除劫機談判外,亦開始參與日常警務工作包括「聲稱自殺」等牽涉到「要生要死」的案件,因主要使用廣東話,外籍警官能操流利廣東話的絕無僅有,只擔當談判以外的支援工作,PNC慢慢因多參與日常工作,被報章廣泛報導,談判專家之名不逕而走,為大眾認識,華人警官亦因「肯做肯捱」和不分晝夜出動,成功拯救很多生命,開始進入被洋警官壟斷的PNC核心,更主導了劫機談判以外的部份。

我們主導後,九十年代初把很多談判技巧優化,因過往以外國人心態的談判,技巧與華人因文化和習俗等差異而不同,例如外國人收到讚美會說「Thank You!」而華人則說「不是!不是!」更將談判技巧傳授給前線人員,包括衝鋒隊和其他部門,消防和懲教處等;又招收警員和警長為談判人員,當然當中有人反對,因擔心最終PNC被取代,但我們當時想,如談判技考能走入尋常百姓家,人人能求同存異,社會一定和諧很多,PNC亦不需要時常出動。

另一大問題是,當時警隊有些上司不喜歡及不鼓勵同事擔任PNC「自願兼任職務」工作,因他們覺得談判人員用時間服務他人而多不是自己區。

不像今天全部制度化及得到上司認同,既有讚賞,又對升級有一定幫助,那時我們參與該兼任職務,是興趣和服務社會,座右銘是「仁者不憂 Who Cares Wins!」

九十年代直至千禧年代,PNC主要分為三大區,香港島與水警區、九龍區及新界區,每區下各分四隊,輪流每天不分晝夜出動,在千禧年代左右,因警官級談判員多,往往階級比負責現場的小隊指揮官還要高,於是建議所有警司級退下火線,讓下一線接棒,以便傳承。

談判組由初創至今天的成就、本地化及站在世界前列,很多人在當時不理想環境下有不同貢獻,當中包括不同國籍警官和警察臨牀心理學家等,希望談判組將來再有出版時,可包括及談及他們一路走來不易的發展歷程。
前高級警司/警察博物館諮委/通識研究碩士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