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港島示威者又演變成激烈的暴力衝突,其實自「8‧25」的荃灣示威開始,已經看到一個韻律,幕後搞手有意將暴力一浪一浪的升級。「8‧25」荃葵青示威掟了四十個汽油彈,掟彈者開始由暗角走到台前,而當日有意去黑社會聚集的荃灣二坡坊破壞麻將館,激發重大衝突,最後令到警員開槍,是策劃者升級的第一浪。去到「8‧31」民陣大遊行被拒,暴力示威再進一步加碼,示威者掟了一百個汽油彈,放一把大火在灣仔鬧市中心焚燒。
對上一個星期日「9‧8」略為休整一下,在中環站放一個小火,維持熱度。到星期日「9‧15」,又再催谷暴力,下午四點鐘開始就大量掟汽油彈,今次掟彈手法更加兇狠,在馬路中心近距離撲向警員掟汽油彈,亦有示威者走近水炮車掟彈,幸好水炮車有自動灑水系統,不然車內警員便好易一鑊熟。暴力示威者亦在灣仔站將汽油彈掟入站內,襲擊樓梯下方的警察,這些近距離掟汽油彈的行動,過去少見,是蓄意部署的升級行為,已對警員的人身安全,構成重大的威脅,因為如果掟中無穿全套防火衣的防暴警察,便好容易燒死人。而在路中心一大群暴徒圍毆一個反示威的中年男人,打到該名男子一度危殆,情況更加恐怖。
幕後策劃者是非常有節奏地指導這場運動,看來計劃是劍指「10‧1」,一直將暴力升溫,直至到製造出大面積的流血死人事件為止,想將十一由國慶,變為國殤,藉此證明「一國兩制」破產,中共政權無能。
暴力提升至此水平,我不明白為何仍有家長帶同小朋友,出來參加這樣暴力化的非法集會遊行?難道他們自己不覺得無論警察或他們自身的生命安全,都暴露在重大的風險當中嗎?
我見到有訪問示威者說,他們十分憤怒,因為警察在太子站打死了六個人,還毀屍滅跡,所以他們要出來控訴,話這個是殺人政權云云。但太子站的所謂死人事件,從種種跡象顯示,全屬子虛烏有,如果車站死了六個人,為何無一個死者家屬出來控訴?有人話死者是孤兒,難道這樣巧合六個警方「隨意打死」的人,竟然可揀中六個孤兒來謀殺?整件事根本就是一個假新聞,極之荒謬,但經過有心人在網上大量傳播,就令人入信。
假消息的傳播並觸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行動,好顯然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在群眾運動中,純粹是一種感情驅動而行事,我早前提過那本書《烏合之眾》,就是講這種的群眾情緒心理,激發起來可以相當恐怖。
這件事令我想起在讀大學研究院時與一同學的對話,當時我們學決策理論,其中一個傳統的理論是理性主義(Rationalism),話無論是個人或是政府都是會基於理性而衡量所有的資訊,作出合乎邏輯的判斷,定出合理的決策。 但我跟同學討論時就提出一個觀點,認為理性主義作為一種理論並不現實,但理性決策,應該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我們做決定時應該盡量撇開感情因素,尋求盡量多的資訊,冷靜下來,作出理性的決定,例如一九五八年的時候,內地搞政治運動大躍進,做出「畝產萬斤」的假新聞,話一畝田可種出一萬斤的稻米,這些假消息經過不斷傳播,在政治狂熱時,就有好多人放下理性,選擇相信,連導彈之父錢學森都相信「畝產萬斤」的新聞。到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信奉理性的經驗主義。
我當時就跟同學提出,做所有決定時,都要信奉理性的光芒,搵出事實,特別是遇到黑暗世代時,更要相信理性是可帶領我們走出黑暗。現在回想三十多年前自己的看法,仍然有效,假的事情一定不會變真,好像太子站死六個人的事件,如果是假消息,就永遠不會變成真,如果我們相信理性的話,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慢慢人民就會發現,在這場狂熱的運動裏面,我們相信了很多假的事情,做出錯誤的決定,運動過後,冷靜下來,我們就會回歸理性。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讓理性引領我們走出黑暗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為何錢斯利、梁繼平和林飛帆有這樣不同的命運?2021-01-16
- 巴士的點評——和美國對賭好易贏錢2021-01-15
- 巴士的點評——新蠍子論2021-01-14
- 巴士的點評——阿爺郁BNO公民權如箭在弦2021-01-13
- 巴士的點評——不要再存有幻想了2021-01-12
- 巴士的點評——看不見在大廳中的大象2021-01-09
- 巴士的點評——《基本法》有容許搞攬炒政變嗎?2021-01-08
- 巴士的點評——攬炒真是無後果嗎?2021-01-07
- 巴士的點評——政府高層像誇誇其談的小學生2021-01-06
- 巴士的點評——西方接種疫苗 正在體現「墨菲定律」?2021-01-05
- 巴士的點評——黑天鵝與灰犀牛2021-01-02
- 巴士的點評——魔球故事︰要有型有款還是要贏?2020-12-31
- 巴士的點評——很難接受窮表弟變了科學家2020-12-30
- 巴士的點評——傲慢偏見 代價高昂2020-12-29
- 巴士的點評——生命是場華麗的錯覺2020-12-24
- 巴士的點評——揭李偲嫣慘劇的來龍去脈2020-12-23
- 巴士的點評——連番立法 還不是馬照跑 股照炒?2020-12-22
- 巴士的點評——作戰目標是沒有第五波疫情2020-12-19
- 巴士的點評——等隔離等到死 2020-12-18
- 巴士的點評——爭取不限聚、不禁堂食、不限旅遊的日子到來2020-12-17
- 巴士的點評——打疫苗戰 重啟經濟2020-12-16
- 巴士的點評——政府有意志及能力,去打好接種疫苗大戰嗎?2020-12-15
- 巴士的點評——身先士卒去打仗2020-12-12
- 巴士的點評——從一個案看到香港抗疫如何鬆散2020-12-11
- 巴士的點評——沒有意志 不可能打勝仗2020-12-10
- 巴士的點評——跳出抗疫的思維盒子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