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四波疫情繼續爆煲,不斷有屋邨出現疫廈,令人擔心疫情不會從高位回落,甚至可能高位突破。政府呼籲人留在家中,但到處出現疫廈,市民變成留家染疫。
政府如今不是全力抗疫,而是全力反對全民強制檢測,生怕這種「大陸做法」,會在香港實現。
至於政府抗疫仍然以限聚一招了,有如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主角段譽,不懂武功,只識一招「凌波微步」,遇任何對手,都是這一招。聞說政府按過往數據,認為出到禁晚市堂食最嚴這一式後,疫情會下降兩三成,慢慢從高位回落。
其實過去只有三波數據,未經歷過冬季狀況,疫情若然不回落還爆上,就真是無眼睇了。
即使真是回落又如何,政府內部已在講第五波,彷彿主要工作不是控疫,而是控制市民期望,叫大家有心理預備有五、六、七、八波。
最新消息,一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的六十二歲女子,等候送檢疫期間,在家死亡,死後取樣發現她確診。六十二歲女死者在九日開始排隊等送檢,家人在十日和她聯絡(起碼兩日仍未送去隔離中心),到十二日家人報警,警方破門入屋發現她過身,離世後取樣,發現對病毒呈陽性。
這可以話等隔離「等到死了」。六十二歲年紀不算太大,若一知道是緊密接觸者即日送隔離中心即日檢測,快速確診,是否可救回一命呢?事件有另一漏洞,估計後來有人去接這位六十二歲女死者,但上門找不到人就離去,不然為何不是他們報警?對緊密接觸者失蹤如此寬鬆,難怪疫情四散了。
我早前講有確診個案,有緊密接觸者兩日後才有人接去隔離中心,入了隔離中心再等兩日才有人做檢測。這4日拖延時間,確診遲了,病毒已傳了兩代了。如今終於出事,有人等隔離等到死了。
這就公務員返工心態與作戰心態的差別。作戰講殺敵效果,返工講規章制度。負責安排接送的民安隊,在疫情不斷擴散時,人手自然不足,最自然結果是等候送去隔離的時間愈來愈長,正常。緊密接觸者送到隔離中心,已隔離了,檢測人手不夠,就拖遲一點檢測,也正常。從每一粒螺絲的角度去睇都合規合矩,都正常。但整件事加在一起,送隔離做檢測一拖再拖,病毒擴散無阻截,等到死了人也不知,總體來看就不正常了。
政府高層,是以作戰心態去指揮全局嗎?這不是有沒有指揮部的問題,是以甚麼心理狀態去處事的問題。
打個比方,抗疫就如守城,若然城門被攻破,城內的人就家破人亡。打防守戰要爭分奪秒,做到滴水不漏。
元末群雄並起,陳友諒親率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城,朱元璋任命他的侄子朱文正為洪都大都督,兵力只有四萬,難道朱文正不會去調動其他官兵甚至老百姓去守城,而是叫陳友諒大軍等兩日先?政府十七萬公務員,疫情期間大量服務停頓,人手真是如此不足?
同樣道理,現時一區又一區爆出疫廈,政府嚴詞拒絕全民強制檢測。也沒有做分地區,甚至一個屋邨的強制檢測。以麗晶花園爆疫為例,一座大廈爆疫,為何不可以全邨居民強制檢測?麗晶花園有二十二座,總共有五千零四個單位,假設平均一個單位住三人,麗晶花園就有居民一萬七千七百一十二人。若然是作戰心態,就要安排兩日內為這萬七人檢測,而不是在區內安排一個臨時檢測中心,第一日只開放至晚上七時,而且到五時就截龍。
我相信洪都大都督朱文正作為高官,平日也是高高在上。但當陳友諒大軍殺到,就馬上轉入一個作戰狀態中,一個敵人不放過,而不是守得幾多得多的打工心態。結果洪都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守城戰,亦奠定朱元璋的勝局。
政府如何從一個公務員返工、打工心態,在敵人來襲時,急速轉變成作戰狀態,以全殲敵人作為目標,然後動員一切力量,去消滅敵人。這是思維方式的劇變,暫時未覺得政府有這種轉變。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等隔離等到死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三問英國 為何有資格講良知?2021-01-22
- 巴士的點評——美國衰落論2021-01-21
- 巴士的點評——暴亂可能和新冠一樣,是一場全球瘟疫2021-01-20
- 巴士的點評——擴大強檢 必由之路2021-01-19
- 巴士的點評——為何錢斯利、梁繼平和林飛帆有這樣不同的命運?2021-01-16
- 巴士的點評——和美國對賭好易贏錢2021-01-15
- 巴士的點評——新蠍子論2021-01-14
- 巴士的點評——阿爺郁BNO公民權如箭在弦2021-01-13
- 巴士的點評——不要再存有幻想了2021-01-12
- 巴士的點評——看不見在大廳中的大象2021-01-09
- 巴士的點評——《基本法》有容許搞攬炒政變嗎?2021-01-08
- 巴士的點評——攬炒真是無後果嗎?2021-01-07
- 巴士的點評——政府高層像誇誇其談的小學生2021-01-06
- 巴士的點評——西方接種疫苗 正在體現「墨菲定律」?2021-01-05
- 巴士的點評——黑天鵝與灰犀牛2021-01-02
- 巴士的點評——魔球故事︰要有型有款還是要贏?2020-12-31
- 巴士的點評——很難接受窮表弟變了科學家2020-12-30
- 巴士的點評——傲慢偏見 代價高昂2020-12-29
- 巴士的點評——生命是場華麗的錯覺2020-12-24
- 巴士的點評——揭李偲嫣慘劇的來龍去脈2020-12-23
- 巴士的點評——連番立法 還不是馬照跑 股照炒?2020-12-22
- 巴士的點評——作戰目標是沒有第五波疫情2020-12-19
- 巴士的點評——等隔離等到死 2020-12-18
- 巴士的點評——爭取不限聚、不禁堂食、不限旅遊的日子到來2020-12-17
- 巴士的點評——打疫苗戰 重啟經濟2020-12-16
- 巴士的點評——政府有意志及能力,去打好接種疫苗大戰嗎?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