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日美國新政府一上台,中國政府就宣佈制裁二十八名美國人員名單,當中包括了前國務卿蓬佩奧。有本地精英朋友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無必要將外交制裁升級。應該大家和和氣氣,建立新的關係。
精英朋友「升級之說」,主要指蓬佩奧是前美國國務卿,曾是美國政府的第四號人物。雖然已落任,但地位尊崇,美國制裁的中國官員,沒有去到這樣高的級別。他又認為美國人以國家利益為重,雖然民主黨拜登政府和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敵對,但也不會容許外國人制裁美國前官員,拜登政府一定會大力反擊。我當時抱著一種「走著瞧」的態度,也估計中國政府行此一着的邏輯。
第一,中國對敵人「雖遠必誅」。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強國,這是客觀現實,但國際關係,特別是大國與大國之間,講求對等。特朗普政府末段對中國的行為,特別是國務卿蓬佩奧的言行,已去到令人極度氣憤的地步。
去年七月二十三日,蓬佩奧在加州尼克遜圖書館發表講話,題為《中共與自由世界的未來》,被指為「新冷戰宣言」。他更呼籲世界各國與中國人民一起「改變」中國共產黨,聲言「自由世界曾經打敗過強權,如今必須對抗強權中國」。蓬佩奧「改變中共」之說,無疑是鼓動中國人推翻中共政權,完全站在中國敵人位置上。
中國對朋友的態度是「推心置腹」,而對敵人的態度卻是「雖遠必誅」。如今選擇在蓬佩奧等落任之時,打出這張制裁牌還擊,時間可謂剛剛好,因為:
一. 正告美國政客與中國為敵,必須承擔後果,落任也會被追殺。
二. 美國政客不以原則先行,而是以黨派為先。別人打擊蓬佩奧等共和黨政客,民主黨拜登政府並無切膚之痛。
三. 制裁有實際影響,就是要切斷蓬佩奧等離任後透過旋轉門進入商界賺錢之路,也堵塞了他們向商界籌集資金用作為未來競選之門。
不要以為中國的制裁無用。蓬佩奧其中的一個大金主是設在肯薩斯州的科氏工業(Koch Industries ),其老闆Charles Koch排《福布斯》富豪全球排行榜第十一位,是一名低調富豪。科氏工業在中國有龐大生意,在中國多地投資至少八個與瀝青相關的公司,佔有中國SBS改性瀝青近一半的市場份額,是中國最大的改性瀝青和乳化瀝青的生產商。在中國的制裁命令下,科氏企業如果仍想與大陸做生意,就只能夠切斷與蓬佩奧等的聯繫。當然,蓬佩奧等想出書賺錢,相關的出版商,也不要想在中國開展生意。針對美國這種資本主義社會,中國的制裁有實際效果。
第二,中國遇對手的態度是「不卑不亢」。中美關係曾經和好,甚至在江澤民年代一度提升至「建設性戰略合作夥伴」的好朋友狀態。後來在民主黨奧巴馬總統任內,美國提出重返亞洲策略,要圍堵中國,中美關係由朋友變回了對手。到特朗普政府再由對手變成敵人。如今要看拜登政府會否回復到對手的狀態。中國遇上對手,會採取不卑不亢的態度,大家的關係基於互惠互利的考慮。
中國對拜登總統任內的對華政策,不太樂觀,只採取一個「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看到特首林鄭月娥剛剛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的話語,就顯得有點礙眼。林鄭月娥說:「對拜登政府保持樂觀態度,希望拜登政府在《港區國安法》的議題上,會給予香港公平申辯的機會。」
特首林鄭月娥這種態度十分謙卑,做人謙卑原是好事,但遇上外交上的對手,卻無此需要。美國不會因為香港的謙卑,特別關懷、照顧香港。為甚麼香港要與美國申辯《港區國安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呢?美國影響到我們的東西,做了影響民主自由的事情,有向我們交代嗎?
第一,美國在二○○二年修訂《國土安全法》,將二十二個相關部門的職員人數大幅增加到十七萬人。在二○○七年又通過《保護美國法》,美國政府監控美國境外人物,不需要法庭手令,而美國公民對外的聯絡也受到監控。美國前情報員斯諾登更揭發了美國對全球各國領袖和平民都實施監控。請問美國有就影響到香港人的《國土安全法》和《保護美國法》,向香港申辯嗎?美國在境外的關塔那摩灣基地對其關押的人施行違反《日內瓦公約》對囚犯保護的酷刑,更不受美國法律規管,美國有就這些不人道的行為,向外解釋嗎?
第二,美國每年對香港貿易有近四百億美元順差,她有向香港解釋嗎?按美國上任總統特朗普的邏輯,這等如美國每年竊取了香港四百億美元。若以特朗普的方式回報,香港應該對美國入口商品,例如美國安格斯牛肉徵收懲罰性關稅,還要美國大量採購香港商品和服務,直到平衡了這個貿易順差為止。美國有為這些問題申辯嗎?
既然美國沒有對一些影響到香港的問題作出申辯,我們也沒有責任向美國解釋香港的《港區國安法》。美國要制裁中國官員、香港特首,中國也可以制裁美國官員。人家要制裁你,還會聽你申辯嗎?
你看英國搞BNO 5+1移民計劃,中國外交部就宣佈不再承認BNO作為旅行證件,下一步將向申請計劃的人亮劍,勢將取消他們中國公民的身份。英國要選擇做中國的敵人,中國也只能亮劍。
國際關係是一個森林,是講實力,而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由不卑不亢到雖遠必誅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香港將重回一個經濟城市2021-03-06
- 巴士的點評——阿爺為香港佈局2021-03-05
- 巴士的點評——你的浪漫,我的災難2021-03-04
- 巴士的點評——阿爺出手打破「公就你贏,字就我輸」的困局2021-03-03
- 巴士的點評——政制藍圖輪廓初現2021-03-02
- 巴士的點評——如何確保行政主導是另一關鍵2021-02-27
- 巴士的點評——這一種真是富人稅2021-02-26
- 巴士的點評——逆市之時要作為2021-02-25
- 巴士的點評——一個兒子打老爸的故事2021-02-24
- 巴士的點評——愛國者治港 顛覆者出局2021-02-23
- 巴士的點評——只爭朝夕vs死而不僵2021-02-20
- 巴士的點評——打疫苗要有誘因2021-02-19
- 巴士的點評——疫苗有得打要快打2021-02-18
- 巴士的點評——山海情 2021-02-17
- 巴士的點評——國有強弱 時來運到 2021-02-16
- 巴士的點評——香港法制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21-02-11
- 巴士的點評——英國「二流政客」可以當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2021-02-10
- 巴士的點評——換個角度 疫苗是要搶的2021-02-09
- 巴士的點評——是「一國兩制」還是「兩國兩制」?2021-02-06
- 巴士的點評——國安法只是開始2021-02-05
- 巴士的點評——那個國家滅絕了種族?2021-02-04
- 巴士的點評——賭徒式決策的代價2021-02-03
- 巴士的點評——小心成為「BNO難民」!2021-02-02
- 巴士的點評——由不卑不亢到雖遠必誅2021-01-30
- 巴士的點評——安史之亂——舞馬的故事2021-01-29
- 巴士的點評——見龍在田 莫與巨龍對抗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