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中美高層外交角力,一幅將一百二十年前也是辛丑年中國和列強簽訂《辛丑和約》和如今中美會談的對比照。驚覺一百二十年兩個甲子,已換了人間。
想起二○一八年我去了天津,去到意大利舊租界,見到近二百棟舊建築。這原來是意大利在本國以外唯一的租界,這個意國風格舊建築群美則美矣,卻烙印着一九○一年外國聯軍攻入北京、清朝割地賠款的屈辱歷史。
翻查歷史,聯軍入侵中國之時,總數才三萬多人,打敗了清政府幾十萬大軍。原來意大利只出了八十人參與聯軍攻華,就侵佔了我們天津的大片國土,可悲呀!中國當時有四億人,對方彈藥補給是以月計船程,如果中國民氣能夠凝聚,血肉長城守土衞國,即使犧牲一十、二十萬人,對方彈盡糧絕,也可全殲敵軍。可惜國窮民弱,夫復何言。最後戰敗簽下割地賠款的《辛丑條約》,向各國賠償天價的四億五千萬両白銀,更令中國窮上加窮,弱上加弱。
這次天津之行,令我記起一年之前,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一七年在回歸二十周年紀念到港期間,在七一發表講話,說起一八四二年清朝在鴉片戰爭失敗後割讓香港的歷史,習主席說︰「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區區一萬多英國遠征軍的入侵,竟然迫使有八十萬軍隊的清朝政府割地賠款、割讓香港島。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更是一次次被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都遠遠不如自己的國家打敗。」我在台下深有所感,國弱,人多也輸給人少的,不斷被人欺負。被人欺負,就更加弱。
所以如今中國在中美會談中站起來,挺直腰板對美國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人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谷了一百二十年冤屈氣,一朝盡吐。中國沒有民族復興的大背景,即使想說,也無能力說出這種話。
對於這場中美會談,我有幾點觀察:
一)中國發話,有備而來。外交官是最聽從指示的隊伍,最講究授權。政治局委員楊潔箎和外長王毅,更不是隨便說話的人物,相反他們是審慎派。他們夠膽對美方如此發話,就是起行前得到最高領導的授權,明示若美方過界,就火力全開去還擊,這就是中國的態度。所以如果中方採取這種行動有風險,就是一種「經盤算的冒險」,不是一時衝動。
二)展示底線,止戈為武。中國經歷特朗普時代,對美的外交政策已調整,由過去的一味容讓,盡量低頭;轉變為嚴守底線,隨時反擊。這是中國式的「止戈為武」策略。在中美貿易戰時,特朗普就對中國膽敢報復反加美國關稅時,大感意外,即時暴怒。但風雲過後,中美貿易戰還是達成協議收場,因為美國的手上的牌也不多。
如今拜登上場,對中國又是那種拉盟友包圍中國攞晒彩的策略,既要實益,又要面子。中國不吃這一套了,在會談中向美國講明底線何在,關鍵是中共對中國的統治神聖不可侵犯,你一掂就反面,同時香港問題、台灣問題、新彊問題也是中國內政,你美國不要碰,你一碰大家就玩到底吧。
三)風險可控,民心無價。當然,中國這樣做自然得罪了美國,有一定的風險,但這種風險值得冒。一則,美國反擊的選項有限,她要對中、俄兩大國同時反面的成本太大,而歐洲甚至日本、英國也不是和美國完全一條心,只有一個死忠的澳洲小弟弟,辦不了圍堵中國這件大事。
二則,中國民心對政府的擁護,到了空前的高度。日本網友看完中美會談也羨慕了,說希望日本也這樣,討厭日本的「窩囊外交」。當你看到美日2+2會談後,矮小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向高大的美國防長奧斯汀鞠躬的照片,就明白甚麼叫「窩囊外交」,相反地更凸顯中國的民族之魂。
中國的七十後、八十後成長於中國開放之初的年代,比較崇美。近年中美之爭和香港之亂,令中國的九十後和○○後的一代人,卻更愛國,不再有盲目崇美的所謂「公知」(其實自稱公共知識份子也相當矯情)。這九十後和○○後的一代,是中國的未來。中國在對美外交上有理有節地出招,贏來的民心無價啊。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民族復興 民心無價
其他
更多- 巴士的點評——再造新香港—「香港公司」模式2021-04-17
- 巴士的點評——李亨利——一個吃裏扒外的賣國故事2021-04-16
- 巴士的點評——反對派議席會比你想像中少2021-04-15
- 巴士的點評——「風險者限聚」原則2021-04-14
- 巴士的點評——「疫苗氣泡」強攻 打開接種疫苗血路2021-04-13
- 巴士的點評——經濟差劣 比病毒殺人更多2021-04-10
- 巴士的點評——殺民主者「威水人」2021-04-09
- 巴士的點評——新聞稿件被丟進垃圾桶的故事2021-04-08
- 巴士的點評——關鍵在「愛國」兩個字2021-04-07
- 巴士的點評——向支持反對派的民眾進一言2021-04-02
- 巴士的點評——誰來照顧阿爺感受2021-04-01
- 巴士的點評——政制返回原點 洗牌再來2021-03-31
- 巴士的點評——新疆之戰 互割喉嚨2021-03-30
- 巴士的點評——新疆棉花大戰 背後是中美高效與失效制度的較量2021-03-27
- 巴士的點評——新疆「偽命題」 H&M中招2021-03-26
- 巴士的點評——風波過後 還要接種2021-03-25
- 巴士的點評——舊劇本加新配角 怎有叫座力2021-03-24
- 巴士的點評——民族復興 民心無價2021-03-23
- 巴士的點評——中美會談 美國狂做騷 踢上中國硬石頭2021-03-20
- 巴士的點評——要認識清楚甚麼叫「政權保衞戰」2021-03-19
- 巴士的點評——將普選這隻巨獸關回籠子裏2021-03-18
- 巴士的點評——民主不是現在倒退,而是早已倒退了2021-03-17
- 巴士的點評——從民陣事件 看香港搞民運如何「求求其其」2021-03-16
- 巴士的點評——轉變中香港的政治失序2021-03-13
- 巴士的點評——新加坡比香港自由,不要開玩笑了!2021-03-12
- 巴士的點評——要由有心有力的愛國者治港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