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不要告訴我一百個做不到的理由! - 盧永雄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亂象叢生。爆疫的葵涌邨逸葵樓未能夠即時封閉,政府說:「咁急咁夜做唔到。」到逸葵樓封鎖之後,又沒有人清理垃圾。有人拍到現場的防疫工作人員,將防護衣隨意丟棄在垃圾站內,擠爆垃圾桶,曝露在空氣中。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接受傳媒訪問時亦表示,政府的追蹤工作不理想,早前承諾會有一千人協助有關工作,但現時只有二百多人,因此未能夠做到快速追蹤。

特首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解釋,葵涌邨封兩三幢樓但不全面封邨,原因是全邨有三萬幾人,政府能力並非無限,另外政府亦要顧及市民的生活。

看着抗疫亂象,聽到特首的解釋,可以總結出多層次的問題。

第一,沒有預案。政府完全沒有封閉一座樓,甚至整個邨的預案,才會出現「咁急咁夜做唔到」的問題。特首話「唔可以一撳掣就做到」,其實,應急預案就是要「一撳掣」就可以做到。相信不用去到特首這樣高的層次,隨意一家普通公司的小主管,都要為重大問題作出預案。例如,突然有同事染疫,整個辦公室要封閉,同事都要隔離檢疫,如何維持公司的運作,這就是現時香港所有大小公司都會做的預案。

政府高官收幾十萬元一個月的高薪,竟然告訴我們政府沒有應對疫情問題的預案,的確令人震驚。更叫人費解的是,香港並非沒有封區的經驗。去年一月二十三日凌晨四時,特區政府圍封九龍佐敦的部份地區檢疫,區內有一百五十幢樓,受影響的居民超過一萬人。政府當時派出了一千七百名警員駐守,還有大量工作人員協助,目標是在四十八小時內完成封區式的強制檢測。

政府過去已有圍封一萬人地區的經驗,為甚麼今次沒有事先做好圍封一座樓的預案呢?當疫情爆發時,政府應該有圍封一千人、一萬人,甚至一個十萬人地區的預案。若超過某個人數的地區沒法安排圍封,就要做好其他替代預案。所以「唔可以一撳掣就做到」的講法,不能接受。

第二,心理上抗拒。政府不做好各種類型的封區預案,其中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怠惰,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心理抗拒。政府最高層抗拒封區,經常將「反對禁足令」掛在口邊。因為心理上抗拒,思考上就會迴避相關的問題。

政府甚至心存僥倖,覺得Omicron屬毒性較弱的病毒,不會致命,所以警覺性低。試想若這隻病毒是沙士,他們會否說「唔可以一撳掣就做到」?若一樣這樣說,就好得人驚。若說法不同,就是輕視Omicron大擴散後的災難後果。

第三,特區政府不在作戰狀態。這個老問題,在二○一九年黑暴時已經出現,如今再度重演。政府最高層扮演到領軍抗戰的角色,整天迷信「略加限聚,疫情很快就會過去」。政府第一次是估計加強限聚十四天後疫情可以過去,市民可以如常過年;第二次估計是經過兩輪限聚之後,到年初四就可以復常。兩次的估計都錯了,可以說對這輪疫情估計的往績是百分之一百錯。

如果政府足夠聰明的話,應該馬上完全否定昨日之我,要預計疫情久久不能平復,甚至可能會大幅擴散,整個政府都要處於一種高度作戰的狀態應對,要調動一切資源去快速解決問題。

第四,西方思維上身。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本質,恐怕是源於西方的不干預思維作祟。三十多年前,我還在讀大學的年代,非常流行比較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差異。西方理論高度推崇資本主義決策模式,崇尚自由市場,認為市場的「無形之手」最終可以達到市場的平衡,他們恥笑計劃經濟,認為定出來的目標,永遠都無法實現。

幾十年過去,現實上見到西方的自由市場主義,缺陷多多,市場自由運作不能自動去到應許之地。到頭來,中國的社會主義方式,設定了目標,可以高效地達成目標,做到要求的結果。市民只想得到成功控疫的結果,不需要政府反覆解釋她已做啱程序,反覆告訴我們為何做不到。

抗疫如同戰爭,我們接受不了像美國那樣死八十九萬人的疫情,就要鼓起勇氣全力抗疫,不會有一隻「無形之手」,可以幫我們解困。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