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推出抗疫「新十條」,統一了全國放寬抗疫措施的安排。西方媒體早前一直針對中國嚴謹的抗疫安排,認為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到中國放開限制的時候,他們又轉口說中國未來會出現疫情洪峰,中國將抵受不了。
我的看法剛好相反,認為中國應對疫情洪峰,會比外國有序。
第一,的確會有大多數民眾感染。內地放寬疫情管控,難再清零,難免會迎來疫情洪峰,很多人會受到感染。中國疾病預防中心前副主任馮子健亦認為,無論防疫政策以甚麼形式去調整,中國多數人都難免遭遇一次感染。從數學模型推算,第一波衝擊達到高峰的時候,內地人民的感染率可能高達百分之六十,然後逐步回落到一個平穩期,最終可以會有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個的人經歷感染。
馮子健的分析比較接近現實,亦與香港自今年初以來的第五波疫情的狀況相似,剛開始嚴重爆發的時候,已感染了五到六成的人。到下半年再廣泛流行,就令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人被感染。由於第一段和第二段感染的間距比較長,現在一般人重複感染的比率約百分之四點四,而老人院人群重複感染的比率,更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解釋了為甚麼第五波初段已有很多人受到感染,到現在還有另一段的爆發。
第二,入院只佔少數。據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團隊指出,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的確診者,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五的人都沒有需要去醫院。只有極少數人出現重症需要入院。所以,學會怎樣判斷是否需要要去醫院就診,尤為重要。
第三,要防止不必要的醫療擠兌。由於感染Omicron病毒的人,大多數屬無症狀或者輕症,所以,很少人需要入院。但現實上民眾會比較恐慌,即使只有百分之零點五的患者真正需要入院,但因害怕而想入院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甚至是百分之十。
一個一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在感染高峰期的時候,每日可能十萬人確診。如果當中一萬人想入院的話,一星期就是七萬人,醫院無法在短期內應付這樣大量的入院人數。這也是香港今年二及三月出現的問題,當時病人迫爆醫院,結果是有很多人要在寒冷的戶外輪候,市民怨聲載道。
現實上,是否真的有這麼多人需要入院?是一個疑問。
解決的辦法不外乎兩個方向,一個是大量增建方艙醫院,讓高危人群、或者是非高危但想入院的人群,可以入住。方艙醫院有一條綠色通道,在病人情況轉差時可以快速入院。另外,國家衞健委公佈把方艙醫院升級改造成「亞定點醫院」,使其具備一定的治療功能,有百分之十監護牀位。這是一個快速增加監護牀位的方法,以應付真正有需要重症監護的病人。
另外一個方向是設立完善的社區診症設施,讓有需要求診的人不用湧去醫院。香港今年年初,這方面的配套較差,衛生署的熱線打極都打不通,即使有社區診所可以讓病人求診,但預約電話也打不通,就令到更多人想去醫院急症室求醫,造成醫療擠兌。
到了今年下半年,香港的情況已經大幅改善。醫管局透過其醫護人員和外判的私家醫院團隊,提供較好的網上和實體就診服務。據確診者反映,等半日至一日,就可以在網上求診,再過半日就可以收到藥物。一般而言,六十歲或以上的確診者都會處方特效藥,令年長確診者安心。遙距應診的服務做得越好,無需要入院但仍想去醫院的確診者就會愈少。
另外做好教育群眾如何應對新冠確診亦很重要。在這方面,內地做得比較快速,新華社等官方媒體,已經發佈如何應對確診的手冊,這有助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擠兌。聞說內地的街道辦也動員起來,協助居家隔離的確診者。
總括而言,內地的人均醫療設施即使比香港和外地差,但既有外國的經驗在前,加上內地的組織能力強勁,相信在疫情洪峰出現時,醫療擠兌,不會如外界想像那麽嚴重。內地只要捱過這一、兩個月內出現的疫情高峰,盡量減少死亡人數,最後就可以為復常鋪平道路。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盧永雄 - 內地會挺過這一波疫情|巴士的點評
其他
更多- 盧永雄 - 中國抗疫成功|巴士的點評2023-02-07
- 盧永雄 - 消費券要繼續派|巴士的點評2023-02-04
- 盧永雄 - 啟德土地的前世今生|巴士的點評2023-02-03
- 盧永雄 - 香港全面通關的三大瓶頸|巴士的點評2023-02-02
- 盧永雄 - 倫敦的路不能堵 香港的路可以堵|巴士的點評2023-02-01
- 盧永雄 - 「再造一個新廣東」機會來了|巴士的點評2023-01-31
- 盧永雄 - 買個「兩餸飯」改善不到關係|巴士的點評2023-01-28
- 盧永雄 - 取消核酸檢測 讓旅遊復常|巴士的點評2023-01-27
- 盧永雄 - 中國報復性消費快得嚇人|巴士的點評2023-01-21
- 盧永雄 - 復常唯有靠打針|巴士的點評2023-01-20
- 盧永雄 - 中國夢 向世界吸人才|巴士的點評2023-01-19
- 盧永雄 - 日本挑動港人仇中|巴士的點評2023-01-18
- 盧永雄 - 究竟是電騙、藐視法庭、抑或國安案?|巴士的點評2023-01-17
- 盧永雄 - 一邊是來港客少 一邊是預約爆滿|巴士的點評2023-01-14
- 盧永雄 - 證明了人大需要釋法|巴士的點評2023-01-13
- 盧永雄 - 關鍵是歧視性|巴士的點評2023-01-12
- 盧永雄 - 快快去打第4針|巴士的點評2023-01-11
- 盧永雄 - 兩地血脈再次相連|巴士的點評2023-01-10
- 盧永雄 - 通關好事 慎防搞壞|巴士的點評2023-01-07
- 盧永雄 - 疫後國內消費運動|巴士的點評2023-01-06
- 盧永雄 - 眾議院僵局 美帝國崩壞|巴士的點評2023-01-05
- 盧永雄 - 不死才是勝利|巴士的點評2022-12-30
- 盧永雄 - 我們都會是「王重陽」|巴士的點評2022-12-29
- 盧永雄 - 一粒老鼠屎搞壞一窩粥|巴士的點評2022-12-24
- 盧永雄 - 我們站在道德高地|巴士的點評2022-12-23
- 盧永雄 - 明年中國5%增長是最低要求|巴士的點評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