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粵港難兄難弟一起殺上|巴士的點評

內地放寬抗疫措施,步伐很快,「通信行程卡」應用程式,十二月十三日下架,意味着棄用「行程碼」,不再追蹤民眾過去七日的行蹤。這也是內地步向復常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央的動作快,地方也快速調整。我認為一切要從「拼經濟」的角度入手。

香港人關心何時和內地通關。特首李家超被問及和內地通關的問題時說,相信二○二三年有可能實現。但二○二三年一年都包括很長時間,他是心急的人,希望很快有結果。他強調和內地通關,要雙贏才成。

特首講的「雙贏」,十分重要。香港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叫內地開放。

不過我覺得,如果香港和內地通關,特別可考慮先爭取和廣東省通關,條件正快速成熟,關鍵就是通關可以「雙贏」。

去年今日香港和內地談通關,據說是港澳系統贊成,廣東省和國家衞健委反對,原因是香港和內地入境的控疫政策不同步,通關有疫情內溢的風險。坦白說,在內地當時嚴格清零的要求下,這種反對通關的觀點有道理。通了關,廣東爆疫,負責官員隨時烏紗不保。若我是他,也會大力反對。

但今時不同往日。

一、粵港經濟極需提速。兩地經濟今年以來急速放慢。廣東省今年首三季GDP按年增長百分之二點三,而去年廣東首三季增長百分之九點七,今年增長大幅放緩。

香港今年首三季GDP更按年收縮百分之三點二,而去年首三季則增長百分之七,今年快速衰退。粵港兩地都要提振經濟,早動起來一個月,比遲一個月好。

二、兩地通關不會增加疫情風險。過去內地要求清零,廣東和香港免隔離通關後的確難以清零,但如今內地不再要求清零,局面就完全不同。

現時香港每日大約一萬五千人確診,估計真實確診人數多一倍即三萬人,佔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假設兩地通關,初期仍設每日一萬個回廣東的配額,估計香港回廣東人士每日有四十個是帶病毒者。廣東省十二月十一日單日有症狀加無症狀確診者總數二千三百一十一人,假設實際確診人數加倍即四千六百人。香港的輸入個案不足當地個案的百分之一,增加的風險微不足道。

三、粵港兩地聯手拼經濟。兩地通關後,可以有部署地互相吸引旅遊人流,激活當地消費。香港早前開放回港0+3隔離後,大量港人出外旅遊。內地開始爆疫,出國避疫的人亦會增加。肥水不流別人田,何不粵港互通?再加上兩地可借通關之名,大力催谷復常拼經濟的商務活動。粵港合力,事半功倍。

四、經濟落後會丟官。過去內地官員控疫不力會丟官,相信明年內地官員催谷經濟不力才會丟官。中國十一月份出口同比下降百分之八點七,創下二○二○年二月以來的最大單月同比降幅,經濟壓力山大。

廣州十一月三十日率先放開封控措施,成為內地放寬抗疫政策的排頭兵。未來也可以成為內地對外放開的排頭兵,先以對香港放開作為試點,先行先試,闖出一片天地。

香港和廣東要有雙贏思考,香港和廣東要一起爭取業績。如今正是粵港這對難兄難弟,一起殺上的時候了。若能成事,相信歷史會記住,粵港是中國經濟復常的先鋒。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