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4º
  • 86%
  •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面對面——馬浚軒、幸沛怡:志願機構助平民圓牛劍夢

  坐在我面前的兩位笑容可掬年輕人,都是Project Access Hong Kong成員。在牛津讀物理的馬浚軒Jaysen說:「我可以入讀牛津,就是透過Project Access提供的資訊、支援,讓我這個在DSE中文只得二級的學生,也有機會到Oxford讀書。」

  幸沛怡Antonia是牛津大學三年級學生,她讀的是Experimental Psychology,她是Project Access創辦人之一,Antonia說:「Project Access是志願機構,我們的目標十分簡單:就讀牛津、劍橋的同學,希望可以幫助『平民』學生入讀這兩間大學。所謂『平民』,並無貶意,『less privileged』學生,會覺得去牛津、劍橋,遙不可及。」

  Jaysen說:「我讀新界屋邨學校,大多同學的目標,是入讀本地大學。我是經朋友介紹,認識在這志願機構當義工的大學生,得到他們的幫助,讓我有機會到英國升學。」

  Antonia說她們都是義工:「我們幫助同學,不收取任何費用。我們在牛津、劍橋讀書,希望香港有更多同學,可以到來,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

  今年已是三年級的Antonia,正在準備她的畢業試:「溫習還溫習,我仍會抽出時間來,為Project Access多做宣傳,為想入讀牛橋的同學提供支援。」

  而這,正正是Project Access HK的目標:「to battle education inequality, helping less-privileged local HK students gain admission to world-renowned UK universities.」

  Antonia說:「我們集中幫助考DSE中學同學。讀IB同學,他們有足夠支援,讓他們報讀海外大學,不用我們幫了。」

  Project Access的委員曾到中學介紹他們的工作:「有十多位中五同學表示有興趣,他們今年十月就要報讀2020年課程,現在得作好準備了。」

  Project Access HK短短兩年來的努力,已見成效,Antonia說:「經我們協助,至今已有兩位同學入讀牛津,兩位入劍橋。」

  Jaysen笑着說:「我就是其中一位受惠者。」

  到英國讀書,當然比香港「貴」:「這是值得的,我喜歡那裏的tutorial system,每次上課前,我都得備課,不然,面對tutor導師(通常一名導師對兩位學生),我會啞口無言。同學學習認真,在牛津讀書,無得hea。」Jaysen如是說。

後記

  Antonia說Project Access會在今年八月十五至十七日在中大搞一個「Boot Camp」,向有意到英國讀大學的同學提供更多教育資訊:「我畢業後,可能留在英國工作,但Project Access工作仍會繼續下去,我們不會擔心後繼無人。」

  Antonia傳來Project Access website:www.projectaccesshk.com,說:「希望看過我們website的同學,知道那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張灼祥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