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清松 - 內外交困|靳門抽射

中秋過後,眼見確診數字稍有回落,疫情似有放緩趨勢,但與內地通關一事,似乎仍然只聞樓梯響,即使早前香港有人提出過「逆隔離」措施,即是先在香港完成隔離,再以閉環形式進入內地,但以目前內地疫情形勢的發展,以及中央今年十月中旬在北京召開二十大來看,相信與內地通關一事,短時間不會落實。

不論是經商還是探親,不少香港人已經等候通關多時,現在連兩位政商界重要人物都按捺不住發聲。先有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在一個高峰論壇表明香港與內地經濟體量不同,香港的條件做不到「內循環」,長此下去只會「內出血」,直接道出商界困境;後有九倉高級顧問吳光正先生罕有撰寫長達二千五百字文章,這位前貿發局主席語重深長地表明香港要保持獨特優勢,便要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現在的局面是內外交困。

正所謂「一石擊起千重浪」,兩位重量級人馬說話一出,政圈及坊間討論不絕,市民都認為先對外通關會較為務實,況且,香港一直都是一個國際城市,我們的優勢就是跟國際有聯繫,香港作為地區金融中心及航運交通樞紐,這幾年基於疫情的關係,這種優勢正慢慢消失,鄰近地區例如新加坡及南韓已經不斷吸納香港人才及積極向外招商,務求趁此機會將香港比下去,難怪吳光正先生心急如焚,憤筆疾書、痛陳厲害。

特區政府自李家超上台後,已經有兩個半月時間,差不多是時候要交首份成績單,通關一定是市民所需,亦是重中之重的任務,現在就要看特首如何有勇氣去拿捏同判斷,是開還是閉,是進是退,就看這一着。
靳清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