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睇No.1
  • 29º
  • 84%
  •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情緒百子櫃——新世代病症打機成癮

  上網成癮是近年的熱門話題,世界衞生組織(WHO)在二○一八年中將會發表的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ICD-11),會正式將「電玩失調症」(gaming disorder)納入為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

  以香港為例,很多人都會最少有兩部手機,年輕人終日機不離手。

  除了打機之外,沉迷網上賭博、購物、交友或參與網絡性愛,甚至是過度使用互聯網獲取資訊,都可視為上網成癮。

  成癮的定義,是視乎問題的嚴重性和頻密程度。包括每日上網的次數和時間的長短,是否將上網放在生命中的首位,明知上網會影響睡眠、食慾、工作、學業或人際關係,仍無法控制或停止使用。還有一旦中止上網,會出現憂鬱、焦慮、暴躁和感覺寂寞等情緒問題。

  從精神健康角度,醫生最關注是沉迷上網引發的情緒問題。不少研究顯示,沉迷打機與抑鬱症、焦慮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有關。

  所以如果察覺到因為打機影響生活習慣和人際關係,就要及早治療。治療首要是找出病因,假如問題是由情緒病引致,希望藉着打機逃避現實和人際關係,可處方藥物治療改善。

  若果純粹是心癮,就需要透過心理治療。治療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是脫癮,即集中處理症狀,讓成癮者明白沉溺上網帶來的負面影響,加以改善。第二是教導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第三是幫他們重新融入社會。

  總括來說,要戒掉上網成癮並非一朝一夕,治療過程可能會較漫長。

  精神科醫生的角色,是處理有關精神健康的問題,協助成癮者訂下目標,帶領他們一步步走過每個階段,重過正常生活。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