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急症室,經分流後等待醫生診症,她心裏想着:「我很辛苦,透不過氣,心臟還砰砰亂跳,手腳麻痹,我是不是中風呢?我會死嗎?」又過了兩個小時,醫生終於來到,剛開口和醫生對話,便發現胸口翳悶早已消失,也沒有吸不到氣的跡象。檢查後,醫生微笑地說:「不用擔心,你沒有心臟病的症狀,身體機能完全正常呢!你可以回家了。」
於是,她帶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回家,疑惑着究竟發生甚麼事。一個月後,類似情況又再發生,而且還在家中。這次還是需要召喚救護車才能收場。同樣地,醫生說並無大礙。從此,她覺得自己隨時隨地也會「病發」,令工作表現大受影響,上班時會提心吊膽;下班的時候也不好過,好像背着計時炸彈一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不斷看醫生,檢查了很多遍,服了很多藥,情況毫無改善。由於擔心自己會在街上暈倒,漸漸地她便害怕離家太遠,平日只在自己的社區活動,很少出門。朋友邀約她旅遊,她總是用不同藉口推搪,不願參加。後來,到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吃飯也不願意去。久而久之,便愈來愈少跟朋友來往了。而她的生活質素亦慢慢地降低。
最後,她終於去了看精神科醫生。原來她是患了驚恐症。經悉心治療,病情逐漸受控,她終於有信心去到不同的地方了。心情也變得更開朗。
其實,驚恐症是一個都市病。在香港是非常常見的。根據中文大學○五年的一項電話訪問,驚恐症的病發率約為4%。若加上亞臨牀程度的病人,則達到百分之十五。
幸好治療方法並不困難,只需意識到是精神的問題,對症下藥,很快便能痊瘉。
陳蔓蕾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